“我们的大学应该是面向先进生产力、面向自主创新来培养人才,而不是面向引进产业需要的操作工来培养人才。”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萍就当前大学生就业等热点问题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问题:
高层次人才需求不足
欧进萍说,我国改革开放这些年来,从开放和招商引资的角度、从尽快推动产业发展的角度,相当一部分高端产业和其他一些产业都在走合资、外资独资的道路。
分析:
大学不该培养“操作工”
欧进萍认为,虽然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但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不足这一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各个产业主要在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线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高层次人才,但由于引进的技术是定型的,产品也是定型的,导致需要我们提供的只是熟练的操作工,这对高层次人才就业、对我国自主创新的牵动不大、甚至无关。企业自主创新需求不强、能力不足,导致了高校培养的优质人力资源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发挥才能的空间和渠道。
欧进萍说,大学应该是面向先进生产力、面向自主创新来培养人才,而不是面向引进产业需要的操作工来培养人才,所以要更加重视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的进程。
定位:
大学生应成为优质人力资源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欧进萍认为,首先应该把大学生定位在国家优质人力资源或者人才资源来讨论大学生就业问题,这将有利于推动、创造大学生就业环境、条件。欧进萍说,大学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优先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600多万人,5年加起来就是一个加拿大或澳大利亚的人口数量。解决好大学生就业,每年使这样一大批优质人力资源在我国社会各项事业中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欧进萍认为,把大学生定位在优质人力资源,就要求国家、社会不仅仅是给予他们一个岗位而已,还应制定适当的政策,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办法:
培养双专业复合型人才
从这个定位入手,国家和高校都在积极谋划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高校方面,根据教育部有关部署,加大了专业学位的招生规模,意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也在大力推进双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如学数学专业,同时辅修金融和管理专业,可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拓宽就业适应的空间;高校正在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着力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能够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去。
反思
国家、社会和高校需要深层思考
欧进萍认为,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难题,需要研究和反思高校招生规模、教育结构与布局、培养模式与专业设置等问题。同时,国家、社会和各级政府也需要研究和反思这些年来的发展模式、资源配置、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等方面,哪些有利于我国大学毕业生等高层次人才就业,有多大空间供他们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欧进萍看来,强化自主创新,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既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发展新阶段必须着力解决的战略问题。
首席记者 辛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