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位高官因涉案被调查,引起了人们格外多地关注。一位是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另一位是公安部原部长助理郑少东。
两位本应维护公平正义的司法、公安系统高官落马,让代表委员思索:如何才能对权力进行真正有效的监督?
监督缺失:“办事一挥手,花钱一支笔,用人一句话”
全国两会前夕,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推出网络调查,征求网友最感兴趣和最关心的话题。
调查统计显示,“反腐倡廉”超过“应对金融危机”成为网友最关注的话题。
“反腐败这两年成为人民关注的热点,即使在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也是百姓最关注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忠厚表示,这说明一方面领导干部中有一些腐败现象发生,导致群众不满。另一方面,在经济危机时,部分群体收入水平下降,更容易导致社会心理失衡。
从“一爆出名”的原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段义和,到坐拥14套房产的原上海市“炒房区长”康慧军;从古井集团腐败窝案,到中国轻骑集团腐败案……细数之下,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老板,大凡腐败案件的发生都与领导干部权力失控不无关系。
“办事一挥手,花钱一支笔,用人一句话。”中国轻骑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家岭案发后如此“自省”。
短短几年间,中国轻骑集团盛极而衰,由一个国有特大型企业走向了资不抵债边缘,包括集团原董事长张家岭在内的30多人被立案查处。张家岭说,之所以沦落到犯罪的地步,主要是个人权力过于集中,在企业内一言九鼎,很难听到相反意见。
“哪个单位、哪个地区都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但有些地方和部门往往是贴在墙上,说在嘴上,做做样子,搞搞形式。”在全国人大代表曹大正看来,监督必须落到实处,否则对权力监督就是一句空话。
“真空带”是如何产生的
不久前,“古井集团窝案”被曝光,涉及了该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绝大多数中层干部,原高管人员中有11人涉案。而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国企被挖出窝案似乎正显现多米诺骨牌的效应——
宁夏石化供销公司窝案、江西纸业集团窝案、轻骑集团窝案、苏州姜人杰窝案、郴州腐败窝案、重庆土地规划窝案……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监察厅副厅长孙继业说,不少腐败案件都暴露出了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对负责人权力监督缺失的问题。他以轻骑集团腐败窝案为例分析,虽然从表面上看,轻骑集团已经搭起了法人治理框架,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等一应俱全,但实际上这些决策、制衡机构形同虚设,企业仍在按“家长制”运作。
“目前党内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组成了我国的一套监督体系,但是监督也有空当。”在孙继业委员看来,由于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没有彻底建立起来,即使制定了一些监督制度,在执行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也往往形同虚设,难以发挥作用。
遏制腐败:“变上级评下级为群众说了算”
今年初,山东省济宁市评选并公布了“十差干部”名单,引起很大反响。很多干部认为此举使干部监督更有力,但同时,因为10名干部已经全部受到法律制裁和纪律处分,在程序上没有群众参与,也引起了打“死老虎”的争议。
制约权力、规范权力的核心永远是透明——
“要给予权力的透明运行以制度保障,要尊重公众充分的知情权,使用一角一分必须征得公众或是其代议机构同意并有明细账目可查。”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副主委车晓端说,例如温州乐清市通过电视直播人大常委会考核政府官员的详细过程,又如民间呼声越来越高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等等,都是相当不错的制度创新结果与提议。
此外,部分代表认为,以往在干部考察中的做法都是上级评下级,政府工作人员形成只对上级负责的习惯。“今后,对干部的日常监督也应该加大群众参与力度,在对干部进行考察评价时,多听取群众意见,让群众对干部评价、升迁说了算;政府工作的优劣应该由群众特别是服务对象来打分。”来自江西基层的谢木兰代表说,只有群众对干部评价说了算,干部才能眼睛向下看,把执政为民落到实处。
“连抗震救灾中也会有违规违纪行为,可见只靠自律是难以完全遏制腐败的。”张忠厚代表说,要避免绝对权力带来的绝对腐败,必须全方位建立和健全社会监督体系,一方面要加大党内监督力度,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强化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政协和民主党派监督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监督机制。
连日来,有不少代表委员在两会会场上提出,要从源头上遏制官员腐败,必须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但我国至今还没有制订专门反腐败的法律规范,特别是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法律体系远远没有形成。
“因此,建议在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的今天,抓紧建立、健全规范、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的法律制度,真正做到反腐败斗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形成一个依法治腐的社会环境。”全国人大代表刘永忠说。
(据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谭浩、张晓晶、李忠将、刘宝森、拉巴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