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美国波士顿3月13日电(记者周效政)第二届中美和平论坛分论坛13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举行。来自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和裁会)的中方代表团在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校园内,和数十位教授、学生及社区代表,就中美关系及两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挑战等话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地交流探讨。
此次论坛由和裁会和美国公谊服务委员会联合主办。在3月9日华盛顿举行的主论坛会议上,中方代表们已经与美方的非政府组织代表及专家学者重点讨论了“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话题。
中方代表团团长、和裁会副会长毛如柏应邀在分论坛上做主旨发言。他详细介绍并解释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以及中国政府和人民长期以来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积极努力,回顾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并对两国今后如何进一步增强这方面的合作提出五点建议。
此后的中美双方互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除气候变化问题外,出席论坛的美方人士还就所关心的中国发展战略、美中贸易、西藏真实情况等纷纷提问,中方代表团成员则一一给出了令他们满意的答复和说明。
分论坛结束后,承办方代表、麻省理工学院科技和社会项目研究员格施罗伊表示,这是该校首次承办美中两国非政府组织论坛,取得了“非常令人高兴的圆满成功”。
毛如柏说,在过去一周里,中方代表团除参加两场论坛活动外,还在华盛顿、纽约、波士顿等地广泛拜会、接触了美国政府官员、智库学者及民间组织代表等,达到了促进交流、增强理解、解疑释惑的目的。
美国公谊会东北区负责人格森则表示,非政府组织间的交流合作是美中两国政府间交流合作的有益补充,两国专家学者的沟通研讨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他表示,美中两国的主办方都决心将这一独特的民间交流平台长期保持下去。
在本届和平论坛上,中方代表团还同时举办了主题为“和平、和谐、和睦”的图片展览,用近百张精心挑选的图片,反映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美建交30年”“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西藏今昔”等十一个主题,展览吸引了众多美方人士的目光,成为一个介绍今日中国的特殊“窗口”。
首届中美和平论坛是2008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
(责任编辑: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