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镜湾岩画位于珠海南部高栏列岛(红圈内)。
宝镜湾最大岩画的藏身地——藏宝洞,从空中俯视,像一只硕大的海蚌,岩画就刻在平整的岩面上。
我们都知道北方有气势磅礴的绚丽岩画,却鲜知在珠海高栏列岛宝镜湾藏着南中国规模最大的史前石刻岩画:宝镜湾岩画。
那4000多年前的繁复线条,是中华先民走向浩瀚海洋的最初记忆。
然而,由于工业建设以及自然的破坏,这个史前遗珍正在急速风化,一种悲观的预测是,若不尽快采取措施,20多年后,它将要从地球上消失……
策划:赵洁
陈梦飞 / 采写:梁婵 /
摄影:王维宣
史前岩画均用 尖锐工具刻成 在地图上看,高栏列岛如一叶孤舟,漂浮在珠海的最南边。
由于岩画目前处于封闭状态,我们在珠海市博物馆研究室主任肖一亭的带领下才能前行。
车子从市区出发,往西南方向大约行驶了一个小时,穿过一个多人把守的关卡,我们进了宝镜湾——此处共包括五处七幅岩画(国际上通行的说法,500米直径的同心圆里的岩画,命名上属同一“地点”),像这个“藏点”有如此密集的岩画在岩画发现史上并不多见。
我们沿山路攀爬港湾旁边的风猛鹰山,不久便到达其中最大一幅岩画所在地:藏宝洞。从远处看,这只是一堆巨大的花岗石岩体,若从空中俯视,可以发现它像一只硕大的海蚌,微微张开一条缝,而岩画就刻在这花岗石崩裂两瓣后的平整的岩面上(见主图)。
这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那形态各异的船舶(见下图)。在画面上部右侧,赫然可见两条叠压组成的舟船,均头尾翘起船身平直,船上有海浪状花纹装饰。而在它的左下方不远,有另一组并列双舟,船上有几个舞者,似是正在欢天喜地翩翩起舞,动作刚劲奔放,双舟旁边有一只船身短小的小船,似是与大船接应。
宝镜湾岩画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不是用涂料画成的,而是借助于尖状石器等尖锐工具刻画而成,与北方岩画的写实具象相比,它的图案抽象而神秘,充满幻想与寓意,它表现的不是游牧民族狩猎与战争的生活,而是海洋先民以海为生、向海洋进军的印记。
“宝镜湾岩画是南中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史前石刻岩画,在全国岩画中具有突出位置。”肖一亭说。
宝镜湾岩画中船的形象出现得较为集中。
宝镜湾岩画风化厉害,有些图案如果不标示,根本无法看清。
捡盒烟忽惊见 数千年前岩画 宝镜湾岩画的发现颇具传奇性。
1989年10月24日,珠海市博物馆为配合珠海西区开发的开发建设,需到当地探勘。博物馆人员在当地干部的引领下爬上了风猛鹰山。
风猛鹰山海拔虽然只有157米,但地势很是险峻,一行人很快就已经汗流浃背,倚靠在半山腰的一块巨石上休息。当地干部张长华在弯腰掏烟之时,烟盒从衬衫口袋里滑出来,掉进了一个石洞里,他趴在石洞罅缝口四处张望,突然发现石洞石壁上布满密密麻麻的线条,他惊喜地大叫一声,大伙纷纷围上去,博物馆工作人员根据经验断定:这是一幅不同寻常的岩画!
就这样,宝镜湾岩画在历经4000年以后,重新浮出历史地表。此外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在紧挨岩画的树丛石隙山坡间,他们捡获不少陶片、石斧……专家后来考证,这是一处重要的史前遗址。这个遗址连同岩画,为后世展开一幅珠江口史前文明的宏大图景。
油港开发建设
放炮炸山取石
植被过度砍伐导致岩画 近16年风化速度惊人 肖一亭1993年便来到宝镜湾,参与这里的考古挖掘工作。他说,虽然只过了短短16年,但岩画如今已比当年模糊,“4000多年以来,岩画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这十多年来,风化程度却在大大加快。”
由于油港的开发建设,位于沙滩上的“天才石”岩画、“宝镜石”岩画早已不见踪影。大坪石岩画位于藏宝洞附近,但记者所见已是风化得可怜,不仔细察看,它和普通的石头没太大区别。
当年岩画发现以后,对岩画表面的清洗和拓片,改变了其长期形成的原有的保护层,加速了其风化的速度。另外,工业建设也改变了宝镜湾的小环境。风猛鹰山葱郁的树木和藏宝洞中的填土,都对岩画的保护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当年这一带放炮炸山取石,植被惨遭砍伐,整个风猛鹰山成了一个秃头,沙土流失严重,岩石完全裸露,风化程度加快。
肖一亭介绍,为保护宝镜湾岩画,多年来,有关部门曾想过不少办法。他们曾在藏宝洞上搭过铁皮棚,要把它围闭起来,但效果并不理想,还大大影响景观。他们只得拆走棚架,但由于其根部在岩石里没清除出来,日久天长,铁质沿岩壁下来,反而在岩石上覆盖上了一层铁锈。“如今把岩画围闭起来,不对外开放只是权宜之计。”肖一亭对此显得格外无奈。
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周双林博士则更悲观,他说,如果不采取措施,按照如今的风化速度,可能20年内,岩画便出现剥落。
不远处的油港建设破坏了宝镜湾的许多岩画。
专家指点 宝镜湾岩画是南系代表 在我国,岩画大致可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北系以阴山、黑山、阿尔泰山等为主,大都是刻制的,制作时间最早的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最晚的在元代。南系除广西左江流域,还有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南系岩画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是以赤铁矿粉调和牛血等而成的,制作年代在战国至东汉期间。
南系岩画中,西南以表现人物活动为主,而东南则是凿刻的,以几何图案为主,风格上带有抽象化和图案化倾向。
观看岩画时的注意事项 1.无论什么时候,不要用手去触摸岩画。一些公开开放的岩画点一般设有护栏,请您务必站在护栏外观看。
2.观看岩画,尤其是洞窟岩画,不要对岩画近距离呼吸,因为它对温度、湿度、空气很敏感,你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能会对它有影响。
3.对岩画,特别是洞窟岩画,不能拍照,特别不能使用闪光灯。这是因为闪光灯里的镁可能会对岩画所用的材料或后来覆盖在上面的保护材料产生损害。
岩画保护在全球是一个大难题,在没有找到适当方法前,宝镜湾的岩画还只能采取简单的封闭管理
用保护故宫栏杆的化学方法防风化 价格并不昂贵
藏宝洞岩画保护约花40万 岩画保护在全球是一个大难题。周双林在几年前开始,受珠海市文化部门委托,参与宝镜湾岩画保护方案的规划,并进行实验论证。据珠海市文化局文物科潘恒科长透露的最新消息,目前,这个方案已进入报批程序,希望明年上半年能正式动工进行实施。
周双林介绍,在这个方案中,用化学方法防风化,是一大重头戏。“南方高温潮湿,藏宝洞岩画位于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微生物生长速度很快,它们的根系植在岩石里,就会导致岩面的剥落,所以要用化学办法控制它们。”他说。
这个方法将分为以下三步骤。先要用水和有机溶剂清洗岩体,去除岩面上的苔藓。接着,用有机硅材料,对岩体进行加固,增加连接力,提高强度。最后,是涂上一层有机硅有机氟防护材料,既可以防水,又可以有效控制苔藓的生长。
“在国外,像意大利、德国的一些公园和遗址中,用化学方法对石刻、石雕进行防风化保护是一个常见的做法,在我国,故宫里的大理石栏杆也用有机硅进行防水加固,但在岩画上还运用得比较少。如果宝镜湾岩画能顺利实施,将可能是两广岩画中率先使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护的地方。”周双林说。
目前,我国岩画的本体保护研究工作进展缓慢,不少研究者更对使用化学方法进行岩画保护心存疑虑,认为它失效后将对岩画产生副作用。周双林博士认为,随着材料的不断改进,这种忧虑是没有必要,因为目前的方案中,防水的用料很少,即使失效了,它们也会自动流失或挥发,不会对岩画产生很大影响。
用化学材料进行防护的价格并不昂贵,就藏宝洞而言,这一项的花费估计是三四十万元。周双林说。早在2006年1月,他们在藏宝洞的东壁选择了一处大约10cm×10cm的岩面进行试验,去年1月周双林再去看时,保护效果良好。
此外,这个方案还将结合物理方法,修建一个钢结构保护房,把藏宝洞遮盖起来,以减少日晒雨淋的侵蚀。
价格并不昂贵
藏宝洞岩画保护约花40万 本文特别感谢珠江文化研究会的帮助(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