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贴有二十国集团成员旗帜的小点心摆放在新闻中心的餐台上。 |
采取广泛行动扩大需求就业
G20同意改革国际金融机构体制
二十国集团(G20)成员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14日在英国霍舍姆会谈,讨论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誓言“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恢复经济增长。
会议公报显示,各国财长同意采取进一步行动恢复全球经济增长和支持放贷,推进全球金融体系改革。公报提出,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金融机构体制,使它们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并加大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发言权。
改革将打破“潜规则”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公报提出:“为加强国际金融机构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我们必须加强管理,确保它们完全反映世界经济变化。”
公报说,IMF需在2011年1月前完成成员国认缴份额的重新审核,“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包括最穷经济体,应该具有更大发言权和代表权”。世界银行改革应该在2010年春季会议前完成。
公报认为,IMF和世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任命“应该通过公开和基于表现的遴选过程”。
一直以来,世行行长由美国人担任、IMF总裁由欧洲选择已成“潜规则”。
G20财长会公报显示,各国财长同意向IMF增资,扩大IMF在危机应对中的作用。但公报未提及具体增资数额,把这一任务留给定于4月初召开的G20领导人会议。
中国等国呼吁扩大代表权
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金砖四国”的财政部长14日发表公报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供调配的资金显然不足,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以扩大。一些国家通过借贷方式为该组织提供资金只是权宜之计,最终目标应是大大提高各成员国的永久性认缴的份额。四国财长呼吁在2011年1月之前完成对该组织新一轮份额的全面审核。
公报还说,目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表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必须强化其监控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更加重视对全体成员国的公平监控,尤其是重视对那些有着巨额跨国资金流动、拥有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达国家的监控。
“金砖四国”财长在公报中呼吁,为了更好地体现四国真正的经济实力,应立即采取措施扩大四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权。
加强金融体系监管
G20各国财长建议,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监管。会议公报未涉及太多详细监管规则,但提及几项原则性建议。
公报说,“所有对于金融体系重要的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均需置于“合适程度的管理和监督”,尤其需要规定对冲基金必须接受登记和公开风险监控必需的信息,对信用评级机构实施监控和登记。
不少经济分析师认为,一些对冲基金先前的高风险操作和信用评级机构对风险证券给予高评级的做法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两个原因。
据美联社报道,欧洲联盟打算4月底前提出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相关监管规则。
美国欧盟淡化分歧
美国和欧盟主要国家官员淡化美欧间在财政和金融政策上的分歧,似为4月峰会创造良好氛围。
G20财长会举行前,美国和欧盟多个主要国家在会议侧重点上产生明显分歧,美国敦促欧盟国家加大政府经济刺激计划规模,遭法德等国拒绝。法德提出,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才是重点。公报没有支持美国提出的各国政府付出具体、协调的经济刺激努力要求,但承认已公布刺激经济计划的重要性并呼吁IMF“评估已采取的行动和需要采取的行动”。美国总统奥巴马14日在白宫告诉媒体记者,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上不存在“跨大西洋分歧”。他把所谓的分歧称作“子虚乌有的争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