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年里看落实”之承德
承德20名百姓监督员上岗暗访
本报记者 郭志昆
把群众是否满意,工作效率是否真的提高,是否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去工作,当成评价干部作风的一个重要标准。承德市立足于解决百姓最关心的实际问题,用制度建设来破解干部作风方面的难题。
协调会现场解决疑难问题
3月5日,承德市房地产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市及开发区规划、环保等部门审批工作负责人,就承德信息产业园配套商业等3个项目有关规划环保审批手续进行协调。由于该地块涉及住宅、工业、商业三种业态,改变了原先单一的工业用地性质,部分手续需要重新办理,这项工作单靠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相关审批工作的。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动出面,把相关部门邀请到一起,现场进行协调,当场形成会议决定:按不同性质分别办理相关手续。一个拖了很长时间没有办理的项目,一次协调会上就拿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承德市根据房地产行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房地产项目专业审批大厅。3月2日,涉及房地产开发审批备案项目的21个部门全部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该市还成立市了房地产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对疑难问题专门召开协调会现场解决,同时相关部门实行联合勘察、联合审批、联合验收,最大限度地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科室不过天,部门不过三”
“审批事项在办理过程中,各部门内部科室一日内办结,部门在三日内办结,否则视为超时默许。”承德市房地产审批专业大厅提倡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相关部门提前介入、协调联审,保证做到“科室审批不过天,部门审批不过三。”同时实行引领服务、跟踪服务、帮办代办服务,制定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制、限时办结制、延时服务制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审批效率。
现在,承德市本级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121项,比原来削减了65.3%。原来房产开发项目需要在建设局审批备案的11个公章缩减为1个公章。规划部门再造审批流程,将专家评审、专业部门审查、项目公示变为超前服务。发改委实行“一日备案”制度,凡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备案项目,办理时间由原10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
在行政服务中心内,通过告知单、服务指南、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公示行政审批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时限、收费情况及申报材料,明晰审批事项的办理流程,使当事人一看就清,一问就明。
到一线进行调研和恳谈
记者到承德多个单位采访时,在单位很少见到相关领导,原来领导大都到基层和一线进行调研去了。很多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说,原先3月份几乎是会议月,用于安排全年工作,而现在通过文件或电话布置工作,这样领导就可腾出时间来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最关心或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做出决策。
承德市规定:市领导及各部门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要保证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在一线工作;每年的3月和9月为调研月,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按职责分工进行调研,形成成果。每个单月的第一个工作日为领导班子恳谈日,围绕重点工作与基层群众进行恳谈,形成纪要。这就是得到群众认可的“一线工作法”。
20名监督员上岗暗访查问题
承德市纪委一位领导说,现在很多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在认真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所面对的人中,哪个是真正来办事的,哪个是来监督的,如果让监督员发现不作为、慢作为、故意刁难等不良行为,很快就会受到应有的处理。
纪检监察部门为加大对市直和重点单位作风建设的监督力度,选择了20名责任心强、思想端正的百姓监督员,以自己办事或跟随别人办事的方式,对机关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进行暗访,发现问题后填写《督办事项建议卡》,纪检部门审核后对应督办事项下发《督办卡》,交由县区和主管部门处理。目前,已向相关部门下发督办卡18张,处理相关当事人12人。
相关新闻
走出文山会海走进工作一线
以往每周都有多个会,各种文件更是层出不穷,现在情况变了,今年以来只开了几个会,文件、信息也大幅度压缩,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到一线调研,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承德市双桥区区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利华的切身感受。
今年以来,承德市实行领导干部“一线工作法”,让领导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到一线和重点工程现场去解决问题或困难,了解百姓疾苦,和百姓打成一片。去年1-3月,双桥区领导参加全市会议超过10个,今年包括市两会也只有5个会议,单纯从数量上就减少了一半。
双桥区委、区政府下发的文件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各种内部信息专刊全部合并成一个《双桥内刊》。领导走出办公室,到一线调度三年大变样工作的拆迁安置、城中村改造、京沈高铁、京承高速等重点项目。在城中村改造中,创造性地为失地农民办理了城镇养老和医疗保险,最大限度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品质,深受欢迎。
本报记者 郭志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