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出差”或“开会”,这种张湘祥以前根本想不到的生活方式,现在却成了他必须习惯的工作。
“我现在的身份,是北京体育大学的教师和国家举重队的助理教练兼队员。”张湘祥告诉记者,奥运会后,他远离了杠铃,开始体会到公务繁忙的辛苦。
而中国男举总教练陈文斌说,这样的安排是给作出贡献的老队员一个机会,让他得到更多的锻炼,为他以后选择担任教练、教师或其他行政职务打好基础。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张湘祥还在科威特,任务是作为中国举重队的助理教练,参加亚奥理事会的体育大会。在会上,张湘祥还要介绍中国举重运动的开展和普及。
“第一次以官员的身份去参加这种大会,感觉有些怪,以后还要多多适应。”张湘祥说,“这是特别正式的公务活动,我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
在前往科威特之前,张湘祥和记者闲聊,说起最近的生活,有些自豪,也有些惆怅。“我就说过完春节吧,在河南参加了祭祖的活动,接着是代表全队参加福建省一些企业举行的活动,还参加了我们市里的同乡会,因为出国要办护照,还回了一趟家,然后又回北京,再去香港。说起来都是公事。”
但如此紧张的日程和繁忙的公务却让张湘祥的内心深处,仍然感觉有一点失落。
“可能是过惯了运动员的生活,那种生活已经成为我人生的一部分。”张湘祥说,“尤其是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备战奥运会的时候,竞争很厉害,压力非常大,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去奥运会拼金牌,为国争光。”
在张湘祥所说的这一年半时间里,中国举重队转战各地集训,20多个队员每天都要坚持大量的技术训练和枯燥的体能训练,既要将自己的状态稳定在最高水平,又不能冒进导致受伤。
直到奥运会前的一个多月,还没有队员敢肯定自己能入选奥运名单——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残酷氛围中,所有的队员都坚持了下来,“只有输给队友的,没有输给自己的”。
“那是因为不管多苦多累,我们都专注于一个目标,没有任何杂念,感觉非常充实,特别有意义。”张湘祥说,“我觉得人要是决定朝一个方向努力,多苦多累都能挺过来。”
所以,奥运会后,拿了金牌的张湘祥一下子适应不了眼前的生活了:以前几天都没有一个电话可接,现在每个小时都要接好几个电话;以前每天只想着训练,闲下来的时候别提感觉有多惬意,现在要参加无数的活动和宴请,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以前几年都没时间回龙岩老家一趟,现在经常有回家的机会,就连春节都是在家里过的。
“我是不是要告别运动员生涯了?”张湘祥问自己,但现在谁也给不出答案。
“其实,我还没有想好要不要退役,这件事肯定是要听从组织安排的,就是说,我还可能要打全运会。”
和奥运会时相比已经胖了10多斤的张湘祥,还没决定要不要参加4月开始的全运会举重预选赛。对他来说,现在参加比赛,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主要是很长时间没有进行系统训练了,身体禁不起大负荷。”张湘祥说,“如果参赛的话,那就要尽快做些调整,起码要恢复正常训练。”
据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的官员介绍,男子举重62公斤级别的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全运会,杨帆、乐茂盛和丘乐都有实力拿冠军,甚至还可能出现谁也没听说过的“黑马”,“名将落马肯定不是新闻。”
“另外,我现在年龄大了,26岁了,很难拼过那些年轻人。”张湘祥自嘲地说,“拿了奥运会冠军,好胜心也没那么强了。”
但无论接下来做什么,张湘祥都认为自己会在另一个赛场上取得成功。他说,他不喜欢把话说在前面,总是在心里给自己定好一个目标,然后就向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如果完成了,自己会很满意,如果完不成,索性不说出来,继续努力就是了。
“我已经取得了北体大的硕士学位,如一切顺利,我将接着读博士。人们总认为运动员读书太少,我希望自己能多读一些书,多明白一些道理。”张湘祥说,因为“工作繁忙”,今年是赶不上读博士了,但“肯定会继续上学”。
读书给张湘祥带来的,除了知识的增加,还有内心的平静。和很多明星运动员一样,他在网站上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在每篇文章的后面,他都会打上“亲笔”两个字,他认为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我知道很多人都是由别人帮忙写,就算自己写也是起一个很大的标题,然后随便说说自己最近在干什么。我不希望自己的博客变成这样。”张湘祥说,“博客是一个我和社会、和陌生人交流的平台,我要在我的博客上写出我对生活的感悟,我可能写得不好,但至少很真实,因为我对一件事的看法和感想,还有我的经历,都是别人代替不了的。”
“今年肯定是我的人生转折点,因为我要确定一个新的奋斗目标,这要等学校和国家队先做安排。”张湘祥说,“我要找到新的努力方向,这就像品茶一样,茶都是越喝越高级的。对于喝茶的人来说,真正的好茶不是由包装和价格决定的,而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
本报北京3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