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记者白旭 边巴次仁)如果不注意到窗外的雪山,46岁的藏族企业家达娃顿珠在拉萨郊外的办公室和内地任何一个企业家的办公室没有什么区别。
“我抓住了机会,每一步都做出了适当的决定,”达娃顿珠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样评价自己的成功。
出身于牧民之家的达娃,小学五年级毕业后当过工人和老师,但是经商一直是他的一个梦想,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出一个政策不容易,肯定是对老百姓有好处的,应该好好利用一下,”他说。
后来,他和别人一起做小百货生意。由于经常去广州深圳这些地方送货,达娃的眼界打开了。
回到西藏后,1996年他成立了达氏工贸有限公司。起初那是一家建筑公司,但是精明的达娃很快意识到,他还需要有自己的产品。
“因为这个,政府部门开了三次会,鼓励我去请些专家,”他说。专家们给了他以下的建议:藏药、旅游和绿色农产品。
根据建议,达娃2003年注册了西藏特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菜籽油、辣椒油、花椒油、大蒜油和野生核桃油。这些油不仅卖到了北京上海等内地大城市,还出口到了日本。
公司目前的年收入超过了一亿元。达娃把自己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当地政府的政策。“在西藏,农业企业所得税减免,增值税部分返还,”他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西藏这个一直被认为远离尘世喧嚣的雪域圣城也逐渐觉醒。很多藏族人和达娃一样开始思考如何致富。
在堆龙德庆县,有一个农民营销协会,负责把当地农民组织起来,让他们种植蔬菜和花卉。农民们可以免费获得政府投资建起的蔬菜大棚,每个大棚占地一亩。
第一年里,当地550户家庭中只有12户加入了这个项目,更多的人在观望。而一年以后这12户每户收入了八千元,几乎是他们种青稞所得收入的十倍。
31岁的洛桑次仁作为工人修过铁路,而他现在是协会的副主席。
洛桑介绍说,现在大棚里一共种植了25种蔬菜和花卉,并请了两名汉族技术员。
“内地的农业比这里发展快,所以他们是我们的老师,”洛桑说,“藏族人应该多掌握些技术,这样才能生活得更好。”
截至2008年,已经有235户加入了蔬菜大棚项目,每户年底获得12500多元的收入。协会一共有了535个蔬菜大棚。
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所长次仁加布很高兴看到西藏人民为了追求富裕生活而努力。
他承认在旧社会,很多西藏人很顺从地相信命中注定,把希望寄托给来世,这辈子不会为自己的命运去抗争。
尽管有“314”的影响,2008年西藏经济仍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全区GDP达39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3170元,比上年增加13.7%。
当被问到是否经济的飞速发展会淡化西藏的传统文化,次仁加布摇了摇头。
“正相反,经济基础对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很重要,”他说。“如果没有钱,我们连修缮破旧的宗教场所都办不到,还谈什么文化保护呢?”
这位副教授在美国一些组织的赞助下与几位国内外专家合作开办了网上图书馆,把西藏的传统书刊用英语、汉语和藏文贴在网上以传播藏族文化。
他的观点得到了达娃顿珠的认同。
在西藏,280万人口中有99%都信奉宗教,他们在家里供佛和举行宗教仪式。每天像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这样的宗教圣地前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们转经或者磕长头。
达娃顿珠说:“佛教的核心是行善。如果人们都很穷,怎么去帮助别人呢?”
这位企业家说他现在仍然信奉佛教,有时间的时候会做宗教仪式。但是他承认有的时候他太忙了,会耽误一些宗教活动。
“但是只要你心诚就可以了,”达娃顿珠说。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