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愤愤地向记者讲了一件事:他所在的小区居民楼里,一户居民在外墙装了个摄像头,监控停在小区道路上的私家车。凡是经过此地的人都成了监控对象,居民对此很有意见却无可奈何。
记者近日在上海市调查发现,“高科技”电子监控摄像头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一些市民带入了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些邻里矛盾的“导火线”。
可是,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抓手”,被拍者义愤填膺,拍摄者也满腹委屈。小小摄像头向个人隐私权提出了挑战。
私人装探头引发争议 上海市的陆先生和赵先生是门对门的邻居,两家之间有一条两米多长的楼道。去年,陆先生家装修,顺便在楼道里安装了一个圆圆的东西。赵先生仔细一看,发现这是一个球形摄像头。
据赵先生了解,这个球形摄像头比普通的摄像头拍摄的范围更广。“这一来,岂不是来我们家所有人员的情况,全要在邻居的监视之中了。”面对邻居如此高级的摄像头,赵先生开始担忧起来。他多次向物业反映,要求陆先生拆掉摄像头,但始终也没有解决。
陆先生给出的解释也是底气十足:用摄像头代替防盗门上的“猫眼”更有安全保障。无奈之下,赵先生把陆先生告到了法院。法院调解后,双方达成协议,陆先生更换摄像头型号,改变其安装位置,并加设遮挡物。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私人安装摄像头在上海市呈不断增长趋势,也引发了一些纠纷。接受采访的居民和物业管理人员,对此褒贬不一。
张女士说:“隔壁住户在楼道公共场地安装探头,那你每天途经此处时,一举一动全部被记录下来,它就像个无形的影子始终跟着你,你会怎么想?这太恐怖了。”
持赞同态度的居民则说,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监控探头,尤其是公共场所,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在自家门口安装探头未必是坏事,可以给小偷带来威慑,楼道的安全性也提高了。
还有人说,现在私人装探头的还不普遍,如果再过10年20年,大家都装了,到那时候,这种问题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物业管理人员则表示,目前物业没有规定居民不能自行安装探头,所以出于人性化管理的考虑,他们也不便强行要求住户拆除。居民安装只是为了保护个人财产,何况也不会拍到其他居民家里面的活动。
担心个人隐私权受侵 “公安部门和物业公司安装的摄像头,是为了公共安全。他们有职业道德,不会外泄照片,不会侵犯个人隐私。个人安装的探头,怎样保证照片不会外泄呢?”记者发现,不少居民有这样的担心。
“从现实情况看,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傅鼎生说,有关监控设备泄露公民隐私的事件,在国内已发生多起。网络上时不时出现的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视频,也属于这类情况。
傅鼎生告诉记者,私人摄像头在客观上将邻居的一些活动置于其监视之下,致使邻居的私人信息被监视并处于随时可能被披露的危险境地,肯定会使邻居在心理上产生负担和不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邻居的安宁生活。因此,“这种行为有侵犯隐私权的嫌疑”。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如果通过监控探头,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话,肯定不行。”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的相关工作人员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针对私人摄像头还没有相关的安装、使用、管理、购买审批等的法律规定。私人安装的单个摄像头不能算作监控系统工程,自然也不在公安机关的审批范围内。私人安装摄像头因此成为行政处罚难以涉及的领域。
部分私人安装摄像头引发的事例 北京的计先生为了防小偷,在自家门前安了个摄像头,同住一个院的邻居冯先生认为,计先生安装的摄像头侵犯了自家的隐私权,将计先生告到法院。2008年8月19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判令计先生在3天内将该摄像头拆除。
同年10月,还是在北京,家住天通西苑的赵女士,因为自家门上的锁眼几次被人灌了胶水,就买来摄像头,安在家门口。10月25日,摄像头锁定了堵锁眼者。而根据录像,警方很快抓到了这个堵锁眼的人———该楼的房管员侯某。
2006年10月27日晚,福建省福州市的叶某骑摩托车回家,本想拿了件东西就出去,没成想,一会儿的功夫,摩托车就没了。于是,叶某在家门口装个摄像头,把3辆没上锁的摩托车停在家门口,他和几个朋友躲在暗处,等候盗车贼上钩。10月31日凌晨3时50分,盗车贼果然自投罗网,被当场擒获。
2000年以来,陕西省咸阳市时某家的大门上,会常常出现一些污秽的东西,时某怀疑是楼上与自己有过节的张某所为。为了找到证据,2004年新年一过,时某就在自家卫生间的窗户处安装了一个摄像头,窗口正好在大门侧面,能拍摄到大门和楼道。录像显示:确实是张某经常在上下楼时向时家门上吐污物。
一家住六楼的居民安装在自家窗外的摄像头。 陈修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