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3月20日电(刘岱淞)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的“言语听觉科学实验室”日前被列为2008年度立项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国首个言语听觉科学专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建立言语听觉科学实验室,是为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华东师大言语听觉科学系主任杜晓新教授说,“这将对言语听觉残障人士的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产生极大的帮助。”
华东师大言语听觉实验室2004年建立以来,已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耳蜗术后汉语言康复教育机理与方法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多重障碍儿童多重干预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很多独创性成果。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共有残疾人口8296万人,其中听力残疾2004万人、言语残疾127万人。这个特殊的群体需要社会的关怀,更需要专业康复机构的治疗和帮助。
“在美国约有13.5万名言语病理学家为听觉、言语障碍患者提供服务,康复率都在80%以上。”华东师大言语与听觉实验室首席专家黄昭鸣教授介绍说,“国外以帮助聋哑人康复和治疗为己任的言语听觉科学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与之相对,国内残障人士的保障体系尚显薄弱。”
与以往纯粹的医学研究不同,言语听觉科学的学科背景涵盖了医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电子工程学。其研究目标直指残障人士的康复治疗,要求“文理结合、医教结合、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因而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目前国内高校很少设置专门从事言语听觉教学与研究的专业和实验室,相关的学科基础也较为薄弱。
据统计,2007年全国各省区市共有1309个听力语言康复机构,只有9378名在岗专业人员(包括教师、医技人员、管理人员)。进行言语与听觉康复的聋儿康复率只有不到三成。黄昭鸣表示:专业康复机构和人员的短缺限制了言语与听觉康复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相关基础研究的薄弱使得高质量的康复治疗难以开展。
目前,华东师大言语听觉科学实验室拥有听力检测实验室、言语与语言矫治实验室、言语语言病理实验室、可视音乐治疗实验室四个专业实验室。每个实验室均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多样而富有针对性,有的实验室还有可视音乐治疗室等特别设置。
黄昭鸣教授还出资创建了上海市民办小小虎幼稚园和宝华言语听觉康复门诊,并把上海第四聋校和上海闵行启英幼儿园作为实践基地,一方面为研究者立足实践开展研究提供平台,另一方面也成功地让很多言语与听觉障碍的儿童恢复了健康。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