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3月22日电(记者滕军伟)记者从山东省文物部门获悉,2009年该省将加大水下考古工作力度,基本摸清全省沿海海域水下历史文化遗产“家底”,同时还将尝试开展部分内陆水域的水下文物普查工作。
世界水日节水大使遴选 专访陈雷
截至2008年底,山东省已基本完成了青岛海域和烟台长岛县海域的前期陆上调查,发现和掌握水下文化遗存线索70余处。
主要有青岛市沿海海域的宋金海战遗址、奥地利军舰“伊丽莎白皇后号”沉船的调查、田横岛、土埠岛海域明清沉船遗址线索等。
据介绍,山东省的水下考古工作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山东省文物局牵头组织,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青岛基地、青岛市文物局协助,调集山东省及全国各地水下考古力量,共同组建本次水下考古调查工作队。
水下考古陆上调查首先采取口碑调查和文献搜集相结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实地调查工作。口碑调查主要是通过实地走访老渔民、渔政、水上公安、方志办以及从事航海、地质钻探工作人员等;文献收集主要是查阅地方志、海事档案、交通史、故事传说和民俗风情等,力求做到文献记载与口碑调查相互印证。
山东半岛沿海海岸线全长3100多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六分之一,近海海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山东沿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北交通、中外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和北方海洋文化中心,在中国海洋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悠久的航海历史,使山东沿海海域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港口和沉船遗址等海洋文化遗产,为开展水下考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