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乐
2008年8月8日晚8点08分,2008人组成的两个巨大方阵在“鸟巢”中整齐划一地击缶倒计时,声如磬,光如电,那种如史诗般恢宏的场景,让世界为之屏息。也正是从那天开始,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缶,为世人所熟知。
2009年3月8日到18日,奥运缶再度引起人们关注。三场拍卖,原本造价不到四千元的缶拍出了数万元、甚至二十余万元的高价。
奥运缶融入了很多文化元素,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内容,更是中华民族实现百年奥运梦想,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原本造价平平的表演道具经过奥运会的淬炼,也就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了精神图腾的价值。这样看来,奥运缶创出天价也就不难理解,拍卖只是将这种凝结在奥运物资上的价值突出并且最大化地体现出来。
自从去年9月初奥运物资首次被拍卖,这种处置奥运物资的方式就被外界所认可,这一点从奥运物资的溢价率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就可略见一斑。拍卖这种形式本身有相对完整的模式和规则,这就决定了资产处置能够相对公开透明,不仅减少或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也可以让广大民众通过另一种方式再度亲近北京奥运会,并有了接触和拥有奥运会上中国文化元素象征物品的机会。
回首近期三场拍卖,缶价一路走高,我们看到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市场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和民众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坚定信心。奥运缶的拍卖最大限度发掘了市场潜力,对北京奥组委尽快收回奥运投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