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反政府人士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议会大楼前集会。匈牙利总理久尔恰尼当日在执政党社会党代表大会上出人意料地宣布,鉴于他已成为改革的“障碍”,他愿意辞职,让一名新总理带领国家走出金融危机。新华社/法新
“金融危机”,如今在“欧洲之都”布鲁塞尔,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本月两次欧盟峰会、各类非政府组织的研讨会乃至普通人见面时,话题都离不开它。的确,金融危机导致欧洲各国经济缩水、失业率攀升、财政赤字激增,百姓生活受到直接冲击。
其实,金融危机给欧洲人带来的远远不止这些,它还促成了深层次的反思,催生了新的战略思维,其影响之深远,已超越经济范畴。
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欧洲人推动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带来难得的机遇。欧洲人正向提升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这一战略目标迈进。二十国集团去年11月举行的华盛顿峰会和即将召开的伦敦峰会,都为法、德、英、意等欧洲大国“发出声音”提供了机会,助其落实金融改革的目标。为让伦敦峰会“结出果实”,欧洲大国对内密切协调立场,对外宣示政策主张,并展现“柔性身段”,不惜放弃欧洲人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这一“惯例”,以换取支持。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尚需时日,但来自欧洲的“声音”已受到关注,欧洲人努力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提升其“话语权”的步伐不会停止。
金融危机,让欧洲人认识到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作用不可或缺。欧洲提议由二十国集团来寻求解决金融危机的良策,就是希望有新兴市场国家参与其中。他们认为,这些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对解决国际金融危机至关重要,同时也切实关系到欧洲的经济复苏。欧洲国家已不能不考虑新兴市场国家的诉求,并寻求与之建立和加强有效的多边合作机制。正如3月20日瑞典外交大臣卡尔比尔特在布鲁塞尔对本报记者所言,我们目前面临的是一场“真正的风暴”,惟有各方“同舟共济”,才能共渡难关。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意识到,一体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欧元便是个实例。1991年正式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启动单一货币——欧元,就是旨在保证欧洲货币市场的稳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欧元区16国协力保持金融稳定,匈牙利和拉脱维亚等国却饱受本国货币狂跌之苦。17年后,欧元的“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得到验证。随之而来的,将是欧盟的中东欧成员国要求尽快加入欧元区。欧盟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时,尽管“各自为政”现象依然存在,但“集体措施”也越来越多,欧洲一体化进程正一步步前行。
欧洲的经济改革方向也在发生改变。沉重的福利负担影响经济效益,始终被视为欧洲发展的一个障碍。这些年来,欧洲的改革也一直围绕该问题展开。此次金融危机的“降临”,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福利体系这一“避风港”的好处。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曾举例说,失业后的美国底特律工人与比利时工人的状况无法类比,比利时工人失业半年后,仍在领取相当于以前工资一半的救济金,而美国的失业者至多只能勉强糊口。正因如此,欧盟各国领导人决定增加福利投入,以应对失业率的上升。
对经济全球化得失的反思,将导致欧洲大陆贸易保护主义“回潮”。随着欧洲大国相继注资银行、出台刺激经济计划,民间要求“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呼声提高。尽管欧洲政治家们还在信誓旦旦地高呼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实际形势正悄悄发生变化。最近,法国鼓励企业采购本国产品、德国出台限制外资并购本国企业措施等,都让人担忧贸易保护主义阴云正在欧洲的上空重现。荷兰财政大臣沃特博斯近日语出惊人:“金融危机已消灭了"幸福全球化"之神话。”一贯主张自由贸易的荷兰发出如此声音,耐人寻味。
当然,反思也好,调整也罢,精明欧洲人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最大限度地维护与保障切身的长远利益。(本报布鲁塞尔3月23日电/驻比利时记者章念生)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