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山东省政府在济南召开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下发有关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今年起,省政府将对各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和回生源地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督察,对各高校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评估,督察和评估结果将列入政府政绩和高校工作业绩考核,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
据悉,2009年我省省内高校毕业生46.52万人,比上年增加3.2万人,加之山东生源毕业生回省就业和近两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估计今年求职毕业生将突破60万人,占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70%,省政府出台多项政策以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对非本地户籍毕业生取消落户限制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省政府要求各地进一步清理影响其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和限制。在落户、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权益保障等方面提供方便,对就业单位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可将户口落到当地人才服务中心、劳动力市场集体户。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要取消落户限制。
凡聘用高校毕业生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必须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对当年吸纳毕业生达到新增就业岗位20%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财政资金将给予优先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达到规定比例的,可按规定享受最高为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参与项目研究时间与工龄合并计算 省政府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应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各地在安排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时,实施方案要明确扩大就业的具体安排,新增就业岗位主要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要引导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更多保留高校毕业生技术骨干,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可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
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农业科研推广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或推广,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补助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高校毕业生参与项目研究期间,其户口、档案可存放在项目单位所在地或入学前家庭所在地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聘用期满,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费连续计算。
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出资1元可登记 2009年我省将多渠道筹资设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采取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时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到2010年,全省将重点扶持和培育30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园或孵化基地。
在市场准入方面,要落实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可不受出资限制,出资1元即可申报登记。同时,放宽企业出资管理、名称登记条件等限制。毕业两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凡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在毕业生中试行“双学位”、“双专业”教育 在教育方面,我省将实施引导大学生继续升学计划,在高校毕业生中试行“双学位”、“双专业”教育,面向我省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接收高校毕业生继续学习,学习期限一般为两年。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技能培训,实施毕业证书和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努力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各类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应开设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课程,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我省计划从2009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扩展到1500个,组织10万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同时,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毕业生,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当地财政提供基本生活补助。另外,我省还将建立5家仿真型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培育20家省级重点培训机构,力争5年内新增10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
政府部门举办的招聘会一律免费入场 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毕业生资源的作用,政府部门举办的各类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活动,将实行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免费入场,财政部门给予补助。同时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各级人事、教育、劳动保障部门和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各高校要统一就业信息数据标准,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共享,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
高校要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落实人员、场地和经费,高校配备的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1∶500,高校要在年度经费预算中安排必要的就业指导经费。
对两万特困生实施“一对一”就业服务 2009年,全省共有21262名特困家庭毕业生。省政府要求加大对其就业帮扶力度,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生源所在地县(市、区)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要对离校时未就业的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进行逐户逐人登记,实施重点帮助,向持有就业服务卡的特困生提供不少于两次的推荐机会。
按照要求,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优先用于解决特困生就业。凡通过“双向选择”方式招聘毕业生的国有企业,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专门用于招聘特困生。接收应届毕业生10人以上未接收特困生的,由市或县(市、区)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按照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原则实行首次就业安置,力争使毕业当年年底前所有返回生源地未就业的特困生全部实现就业。(记者杨凡通讯员 徐福臣) (来源: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