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3月25日电(记者杨三军)“合作社党支部里的人,个个都有一手,要么是种竹大户,要么是营销人才,要么是技术能手。有了他们,我们农民一不愁技术,二不愁销路,三不愁价格,只管跟着挣钱就是了!”日前,在四川省高县可久镇双凤村,53岁的村民王启仁笑着对记者说。
王启仁家种了22亩竹子,去年卖竹子纯收入7万多元。他告诉记者,前些年种竹子不晓得怎样施肥、管理,产量低不说,卖竹子时每吨至少还要被“竹贩子”赚去30多元差价。现在是科学种竹、产品直销,竹子产量提高两成多,也更卖得上价了。
王启仁所说的合作社,是去年成立的可久镇竹业经营专业合作社。据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梁义和介绍,这个合作社覆盖全镇20个村,在竹子的产前、产
中、产后各个环节为竹农提供全程服务,目前全镇竹林总面积已达2.5万亩,竹农年人均收入4000多元。
高县县委组织部长黄学雷告诉记者,除了可久镇的竹业合作社,目前县里还有羊田乡华丰村茶叶专业合作社和罗场镇林湖村茶花专业合作社。正在申报组建的还有4个,涉及茶叶、竹业、养猪、养蚕等领域。已组建的3个合作社都成立了党支部,共有党员38人,党员都是合作社里的骨干成员。
近年来,高县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促农增收模式,在过去“支部+协会”的基础上,组织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并在合作社里成立党支部,逐步形成了基层党组织引领“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增收新模式,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社带领农户闯市场、增收致富,效果十分明显。
据介绍,高县在农业专业合作社上建立党支部,让党员致富能手成为合作社中的骨干,并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林湖村茶花专业合作社党员李学良,与另外4名骨干成员(其中党员两名)成为全村茶花外销经纪人,长期在外跑市场并向花农提供市场信息,使花农年销售收入在200万元以上。
高县县委书记陈政说,在农业专业合作社里建立党支部,有效解决了过去农村基层党组织就党建抓党建、就经济抓经济的“两张皮”问题,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相融互动。专业合作社在党组织的带领下,上连乡镇党委政府,下连农民群众,外连销售市场,改变了以往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起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作用。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