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周末:考虑过会得罪其他部门的同僚?
伍皓:我觉得真正需要维护的是党委、政府的整体形象和公信力。
实际上,我认为在这一事件中,政法机关的努力是很值得我们尊敬的。没有他们的支持,调查委根本不可能组织得起来,更不可能获得进入看守所的准许,说明他们是有虚心接受公众和舆论对司法公正监督的胸怀的;同样,如果没有他们对民意和事实的尊重,没有他们的艰苦努力和秉公执法,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真相大白。大家要相信我们政法机关的坦荡和胸怀。当然,具体到一些被追究责任的当事人,我想我可能的确是得罪他们了。
青年周末:我听说有人就曾扬言:“见到那个副部长,我一定要掐死他”?
伍皓:我想应该是玩笑话吧,当不得真。现实生活中我并没有感受到有什么威胁。我更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有自我反省的精神,而不是把自己的过错怪罪到别人身上。
现在做事会讲究四平八稳
在伍皓担任新华社云南分社常务副总编期间,手下一记者驱车几百公里去基层单位采访,到了以后该局长却以没有“上面批件”为由拒绝接受采访,记者只好曲折找到上级单位批复并传真过来,结果“人家局长还是不认,非要见到有大红印章的原件才算数”。无奈之下,记者只好打电话问伍皓怎么办,伍皓说:“把那张传真纸揉成团,砸他脸上,走人!”
青年周末:新官上任,就碰到这么一档子事,而且算是你自己揽过来的事儿,后悔吗?
伍皓:没有。一开始,宣传部的同事的确向我抱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并不管理网络这一块,是可以不管的。但是,既然是我们的传统媒体把这件事报道出来引起网络上的热议,我们就没有理由置之不理。我觉得没什么可以隐瞒的,其实很多事你只要坦荡,谣言止于公开。
有人说我“政治上不成熟”,有人说我是“越位”、“违法”等。但在做这件事之初,我就认真做过思考的,我认为是按照中央的一些要求来做的。
去年5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视察时有一个讲话,提到新闻宣传要起到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等六方面的作用。我理解这几句话是对新闻宣传工作职能的新概括。这恰恰是我们宣传部门面对的一个新课题。我认为我这次组织网民调查委员会这是我们履行新闻宣传新职能的一次有益探索。
青年周末:说到探索,据说你还要改革新闻发言人制度?
伍皓:是的,本来我打算举办一系列的“草根新闻发布会”,在返乡农民工就业之类的问题上,让普通民众取代过去掌握话语权的政府机关领导。让他们来发表讲话,讲他们的难处,他们的烦恼,他们的喜和乐,以此来增强媒体的公信力。
青年周末:会继续吗?
伍皓:还在继续筹备,但能不能办成,我心里也没有底。
青年周末:是受到了直接领导的批评?
伍皓:这倒没有。毕竟很多事情,要革新是一步步地来的。现在做事还是讲究四平八稳地来做。我有些想法要实现,还是会有些困难的。
捂盖子肯定不如揭盖子
“躲猫猫”事件之后,水富县12名村民患怪病接连死去的消息被云南媒体报道出来后,迅速成为全国关注云南的又一个焦点。这一次,伍皓认为新闻舆论监督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联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青年周末:想做的事情做不了,你沮丧吗?
伍皓:其实,你要是注意到最近云南关于怪病事件的报道,你会发现,从“躲猫猫”事件到现在的怪病事件,人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云南省对公共事件的应对处置越来越公开。
过去,一些地方宣传部门到处“捂盖子”“擦屁股”,使得宣传部门的社会形象严重受损。其实,“揭盖子”思维才能释放沸腾民意。就比如一壶已经烧开的水,如果始终捂着盖子,结局只能是连壶底都被烧穿;盖子一揭,沸腾的民意也就变为蒸汽,慢慢蒸发掉了。
青年周末:与云南的“怪病事件”几乎同时发生的河南民权县“手足口病瞒报事件”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他们篡改病历试图掩盖传染病的事实真相,最终因瞒报被问责。
伍皓:我承认,宣传部门就是党委政府的“形象雕塑师”,我们所要做的任何事情,都是要维护和提升党委政府的形象。但如果说出了事就赶紧想办法“捂”起来,以为只有“家丑不外扬”才算是维护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形象,我则很不赞成。恰恰相反,对党委政府形象的最大伤害,往往不是出事本身,而是出了事还要掩盖事实。
我还从没看到过哪起事件一开始就开诚布公还会被“炒作”起来,相反,凡是心存侥幸企图瞒报、迟报甚至造假、欺骗,如“周老虎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等,都不能逃脱被公众舆论口诛笔伐的宿命,最终演变成为公共事件。我认为,信息公开透明,负责任、实事求是向公众说明事实真相,才是对党委政府形象的最大维护。
青年周末:你曾不止一次说“窗户已经打开了,就没准备再关上”,以后会把这种形式加以完善最终制度化吗?
伍皓:现在看来,说实在的,确实很难。网民的一些不够理性的表达使得事情的发展走向了反面。现在可能会有一点难,但是改革总是要一步一步地来,慢慢地推进。最近河南焦作市又紧随我们之后,聘请40名网友担任创建卫生城市监督员,说明让网民从虚拟世界参与到现实社会政治中来的做法还是有生命力的,类似的民众参与应该会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