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网络上几次出现关于繁简字的大规模论战。几天前,某门户网站的一位编辑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参加汉字繁简的争论呢?文字不就是个书写工具吗?”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值得大家都来认真思考一下。
汉字不是一个缜密封闭的符号系统。实际上,作为一个书写符号系统,汉字存在着许多缺点:字无定数,字无定形,字无定音,字无定义。字无定数,谁也不知道汉字究竟有多少个,谁也不可能认识、掌握全部汉字;字无定形,谁都可以对它评头论足,谁都可以对它进行改良,谁都可以反对改良;字无定音,不同方言区、不同时代的人,都可能写别字,是非混淆,在所难免。字无定义,同一个汉字,认识水平、掌握程度可以千差万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汉字不是一种精练、高效的书写符号系统,可以看出优点,也不难发现缺点。毫无疑问,汉字的这些特点,给没完没了的争论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字繁简字体的选择关系到每一个人。只要是使用汉语作为交际工具的,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或多或少使用汉语的外国人,无论是居住在中国境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居住在大陆地区还是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无论是研究文字学的还是不研究文字学的,不论文化高低,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不论男女老少,不论民族党派,使用汉语幅员最广大、人口最众多的大陆地区在繁简字上的任何选择,都可能关系到所有人的切身利益,触及所有人的“私心杂念”,牵动所有人的情感神经。
“汉字人口”存在着三大分野。一是政治分野,二是文化分野,三是习惯分野。虽然文字只是书写符号,跟政治不是一回事。但是,政治利益分歧,往往会以文字作为借口、突破口进行交锋。文化分野,就目前而言,主要指继续学习西方科技和自尊自信国粹兴国的价值观念的分化。习惯分野,一目了然:从小使用简化字、对繁体字不熟悉的人支持简化字,从小使用繁体字、对简化字不熟悉的人支持繁体字,都是习惯使然,无可厚非。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原因之外,也还有其他一些次要的原因。例如:争论门槛低,文字人人皆用,利弊优劣,谁都可以慷慨激昂地说出自己的一两点意见;汉字一开始创造出来的时候就是用软(毛)笔书写的,笔画有轻重、粗细、疾徐等各种变化,汉字的艺术性,使得无法统一的审美趣味在这里交会;如此之类,不一而足。
汉字的繁简之争还将继续下去,繁简并存绝非长久之计。
-丁启阵(学者) (来源:中华读书报)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