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拆除四周的建筑物后,碉堡终于露出真面目 新闻晨报记者 杨眉 现场图片 |
郭文 王君 实习生 江迎
□记者 郭文王君实习生 江迎
近日,南大路、祁连山路路口附近一正在拆除的厂房内,突然出现一座高约两层楼的碉堡,其造型独特,引来不少市民关注。
记者在现场看到,厂房的部分建筑已被拆除,该碉堡正矗立在四周一片废墟中。这座碉堡约与两层的楼房等高,底楼、二楼均为圆形建筑,碉堡的方形洞口设在底楼,而建在顶楼的岗亭为体积相对较小的长方体结构,设有用于窥视外部的小窗口。
据在附近上班的张先生介绍,这所厂房原先曾是一家制冰厂,厂区的建筑将碉堡四周完全包围住,一直没有被人发现。这座碉堡可能早在解放前就有了,后来建造制冰厂的时候也没有将它拆除,只是把它围建在厂房内部,仅从外部完全看不到碉堡的踪迹。碉堡所处的位置原先曾是该制冰厂的一个车间,大约在20天前,工厂开始拆除,这座碉堡才终于重见天日。
据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薛理勇介绍,这座碉堡很可能是上海解放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当时解放军战士渡过长江以后,在上海郊区,主要是西北沿线一带建立了许多战争工事,其中最多的就是碉堡。 ”该时期所建造的碉堡在解放后大多被拆除了,一些遗留下来的至今仍散见于上海各处,其中尤以西北部的郊区为多。从“如果碉堡正好建在绿地等处,不如做些适当的修葺,把它保护起来,这样不仅可以纪念那段历史,也可以起到教育后人的作用。但如果碉堡所处的地方影响到了马路扩建或其他市政工程,那保留它们的意义就不大了,因为像这样的战争遗留建筑还有许多,也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