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农奴亿万富翁: 在西藏只要肯努力一切都可实现

①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的孩子们衣着时尚,普通话流利。
①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的孩子们衣着时尚,普通话流利。

群培次仁达热瓦公司属下的达热瓦藏式酒店。
群培次仁达热瓦公司属下的达热瓦藏式酒店。

  行走西藏

  八角街已经有两千多个商铺。

  撰文/本报西藏特派记者周祚、李栋

  摄影/本报西藏特派记者顾展旭(除署名外)

  2009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50年前的这一天,以解放农奴为核心的民主改革运动在雪域高原展开,从此,广大农奴当家做了国家的主人。5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精神面貌变化之大,世界罕见。

  为此,本报记者专程赴西藏各地采访,以在青藏高原的行走足迹,感触这半个世纪风云突变的幅幅历史画卷。

  做客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

  1959年西藏平叛后,逐步实行了民主改革,百万农奴获得了解放。西藏山南乃东县昌珠镇克松村是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1959年7月成立了西藏第一个农民协会。

  66岁的索朗顿珠是克松村第二任村支书,当年身为农奴的他在克松庄园里从8岁开始做“朗生”(即农奴主家的奴隶),当时他一天只能吃5两糌粑,与牛羊和狗同住,早上4时就要起来干活。

  我们应邀到村民拉珠家中做客,这是一个有天井的二层楼。一层是粮食和杂物储藏室,二层有客厅、卧室和厨房,总面积近400平方米。客厅里有74厘米彩电,二楼有太阳能灶。拉珠的儿子买了卡车跑运输,家里还有一辆小车和一辆油罐车运营,年收入达25万多元。在克松居委会,像拉珠家这样富裕的就有30多户。村里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在外读大学的孩子有几十个。

  从农奴到亿万富翁的传奇人生

  群培次仁计划要来广州开藏特产店

  “如今的西藏,普通人只要有梦想肯努力,一切都可能实现。这在5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身材瘦小,穿着一件汉族式样的灰色大衣,拎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不太引人注目,挤在电梯间里,几乎没人认出他来。2009年农历春节前的一个下午,群培次仁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这位有着传奇般经历的西藏亿万富翁告诉记者,如今的西藏,普通人只要有梦想肯努力,一切都可能实现。这在5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达热瓦”:为农奴主牧马的人

  现在的群培次仁是日喀则地区工商联主席,同时还是自治区政协委员。在日喀则,群培次仁和他的“达热瓦”公司家喻户晓,从酒店、建筑、房地产,到饮食、驾校、游乐场无所不包。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在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前,群培一家几代为农奴主养马为生,被当地人称为“达热瓦”(即为农奴主牧马的人)。家在日喀则仁布县农村里的群培次仁自小家境贫困,童年就失去了求学的机会,跟随父亲学木工手艺。

  包产到户后办加油站起家

  现年54岁的群培次仁在1982年时仍穷得叮当响。“当时刚包产到户,因为有木工技术,我组建了一个小包工队,一开始只有一套家传的木工工具,揣着几十元钱,帮附近的部队做木匠活。家里有10个兄弟姐妹,我是老大,承担了家庭的重担。”他说。

  “政策、机遇、勤劳和智慧,是我从贫困走向富裕的根本原因。”1989年,群培次仁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为群培次仁提供了良机。他以建筑为依托,多轮驱动,先后兴办了加油站、百货服务部、采矿、度假村等项目,获得了良好的效益。

  2008年,据评估,他的公司不动产达到了5.5亿元,这样的规模在西藏首屈一指。难以想象,小学都没有读过几年的群培次仁对知识有多么重视,他的6个儿女全是大学生,小女儿也即将前往美国留学。如今,他的公司里大学以上学历的人才占了中高层人员的大多数,他明文规定,在工程技术人员和主要岗位上大力培养当地贫困户子女。

  在得悉《广州日报》是华南首屈一指的纸媒后,群培次仁高兴地说:“最近正准备将西藏的土特产包装推广到各地。”他说,西藏有3000多种土特产,如虫草、藏药、各种手工艺品等,但还没有打开外面的市场,这次由政府支持,群培次仁出资,成立了一家自治区农牧土特产有限公司统一经销。他准备先到北京、上海、广州几大城市设点后“再打入国际市场。”

  天路贯通八角街商户翻几番

  到西藏,有一个地方不可不去,那就是拉萨的八角街。这条从七世纪中叶就建成的商业街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步行街。

  丹增曲达是藏居古玩店的第二代传人,这位年仅20岁的年轻人穿着时尚的服装,装饰得古色古香的店里装着先进的监控器。丹增曲达习惯收藏客人的名片,他一边把本报记者的名片摆放在店里显眼位置,一边喜滋滋地说,有广东客人来这里,可以增加亲切感。他说,青藏铁路开通后,大量的外来商户迁入八角街,原来的数百户商铺一下翻了几番。

  丹增曲达说,6年前,八角街还只是一条土路,招牌也是五花八门,后来居委会扩建了道路,门前的土路变成了青石板,从早到晚,这条步行街繁华程度不逊色于任何世界大城市的步行街。

(责任编辑:马涛)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