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一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发布招聘信息,以十分优惠的条件吸引优秀科技教师加盟,但一年多过去,计划仍没落实。原因很简单:优秀科技教师在全市乃至全国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紧缺资源”。即使那些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科技教师也普遍供不应求、青黄不接。
有的学校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学生喜爱的许多科技活动无法开展。
离不开好老师 一个好的老师能带出一个好的团队,搞活一个活动项目,这在中小学科技教育中是一条百试不爽的“定律”。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在众多“奥赛”中属高难度项目,而生源并不十分理想的卢湾初级中学所取得的成绩,在全市甚至全国都称得上领先,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位出色的指导老师柴继祥。每年新生入学,柴老师凭着一双慧眼从中挑选苗子,然后一步一步把他们领进门,还想方设法让他们对枯燥繁重的训练保持浓厚兴趣。信息奥赛在学校是拓展型课程,学生来自不同年级,一个班十几个学生可能有五六个层次,而柴老师的讲解特别注意针对学生各自的基础,让每个人都能有收获。
上海市启秀实验中学从2005年起参赛头脑奥林匹克,当年就得了上海第三、全国第五,第二年跃居全国第二。去年是第三年参赛,获得“创意拉力赛”初中组团体全国第一,今年被评为“上海市头脑奥林匹克特色学校”。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这么短时间内能在强手如林的头脑奥林匹克赛中站稳脚跟,堪称奇迹。学校党支部书记王浩岚认为,好老师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常年聘请了外区一位资深老师作指导”。但因为老师是外聘的,学校对这项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有忧虑。
要能吃苦奉献 很多校长都说,要想从师资招聘会上找到成熟的科技教师,几乎不可能。科技教师的成长成熟过程可说艰辛。柴继祥2003年从机器人比赛转行搞信息奥赛,单打独斗,摸索钻研,终于闯出一片天地。如今5年多过去,整个卢湾区,信息奥赛的指导老师仍只有他一个。退休年龄日近,“接班人”却没着落,柴继祥有些着急。
信息奥赛的训练安排在每天放学后,由于解题很费时,常常到结束时间学生还意犹未尽,因而柴老师下班晚,回到家也还要通过网络和学生交流。柴继祥说:“做科技老师是要有点奉献精神的。”参加信息奥赛的学生都相当厉害,他们不迷信书本、也不迷信老师。老师一时回答不出学生的提问,是很正常的事,但次数多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也会受影响,“如果三次答不出,学生就不会再来问你”。因此做这些“高徒”的“师傅”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柴继祥的业余时间全部花在了做题、选题上,有时半夜起床记下解题思路。
中小学科技老师很多是兼职,在科技活动指导中的付出常常是没有回报的。马言标是卢湾高级中学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的指导老师,他说:“科技教育与常规教学很不一样,教师的投入大,而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他负责的头脑奥林匹克项目,训练时间大多在寒假,加上活动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在一次次否定中确定最终方案,不仅耗时,还很耗钱。很多时候,付出了也未必能有好成绩来回报。因此除了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也需要教师静下心来,不急功近利。
“一个人在战斗” “一枝独秀”的柴继祥是孤独的,因为没有同行交流———“大家是激烈的竞争关系”。他们不像其他学科的老师有固定的教研活动,基本上是“一个人在战斗”。
目前中小学科技教师大多以自己培养为主,建立梯队相当困难。卢湾高级中学的头脑奥林匹克项目现有4个指导老师,虽已基本形成团队,但马言标仍有诸多忧虑:由于科技老师缺少激励,缺少必要的教研交流和必要的培训,使得团队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随时可能有人退出。因为老师们都有进步、发展的需求,而科技教师的生存现状很难满足这一点。
待遇、编制、奖励等问题也困扰着一些教师。某校的航模特色项目曾得过国际金奖,但几年前指导老师因为编制、待遇等离开了,目前这个项目虽然还在继续搞,但成绩退步明显。
向明中学校长办公室主任蒋蓉说,学校科技特色项目的发展,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如何留住好学生和如何留住好老师。“留”,就要用合理的机制来支持科技教师自我发展。
(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