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尚志棉花储备库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我工资开得少点,一个月1700多元,有的领导职称高能开3000元左右。每个月上4天班,上班也没啥事,白天也不用去,就晚上到那去值个班,打打扑克麻将什么的,就是到那睡一觉。
”
本报讯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每个月上4天班,上班也没啥事,白天也不用去,就晚上到那去值个班,打打扑克麻将什么的,就是到那儿睡一觉。”棉花储备库当地的居民,有点羡慕在这里上班的职工们。
“修路什么的可申请要钱” 2月28日,记者走访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长寿乡成功村的尚志棉花储备库。门卫室内值班的4名职工正在打麻将,门卫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多少年都没有棉花了,这里还有30名职工。都是国家给开工资,修路什么的可以打报告申请(要钱)。”
黑龙江五常棉花储备库位于五常市背荫河镇赵戏村。3月1日,记者绕过山脊进入库区。一位储备库员工伸出五指,对记者说:“我们都5年不存棉花了,现在一斤棉花都没有,我们现在还有40多人。”
黑龙江铁力棉花储备库位于铁力市朗乡镇小白村。一位工作人员吞吞吐吐地对记者说:“还有一点棉花。”记者翻山进入场区,发现19栋棉花储备库空空如也。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这里都多少年没有棉花了,有不少人还在那上班。”
110多名职工端着“铁饭碗”
铁力、尚志、五常三个棉花储备库建成于1967年和1968年,出于当时“备战备荒”的需要,这三座棉花储备库都选择在山区修建。
由于老的储备库存量少,交通不便,条件不好,这三座棉花储备库已经无法争取到任何国储棉指标。至2003年库储棉全部出空,储备库便一直处于空库状态。
据记者调查,铁力、尚志、五常三座棉花储备库在2000年划归黑龙江省供销社,并明确为“社有资产”。
2003年,棉花储备库进入“省级财政预算内单位”,职工从此捧上了“铁饭碗”。黑龙江省棉花存储库转为事业单位编制的职工有150人。现今,仍然有事业编制职工110人。
对这三座棉储库,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每年省级财政要负担300万元左右的支出,还会有数额不等的“道路维修费”、“办公费”和“事业费”。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