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东北育才学校郑剑非
编者按:今年是辽宁省高中实行新课改后,毕业生参加高考的第一年,考试内容、出题形式、难易程度等都将出现较大的变化,一些学校的教师和考生感到复习起来有一定困难。
距离今年高考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本报特邀东北育才学校高三各学科把关教师为广大教师和考生进行一次高考复习冲刺辅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年的高考考试说明中,语文试卷模式的变化较大,以往的基础知识题放在了后面,增加了选答题等。其实,形式变了,考查的本质没变,我们可以做一定量的新模式模拟题,在心理上适应试卷的新模式,或根据自己习惯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即可。
关注变化加强热点训练
内容上的变化很重要。如常见修辞方法增加“反复”,默写常见的古诗文名句名篇提供了指定篇目等。而选答题中,增加的实用文本阅读和探究题型更需要我们加强训练。
实用文本,指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各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其中的新考点是对实用文本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考查,这也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内容。如2007年山东卷中考查了新闻导语与背景材料的作用,如果不了解的话就很难准确回答。我们可以选择经典高考题,认真研究注意整理相关知识,分析答题思路,然后精选一些模拟试题进行练习强化。
考试能力要求中增加了“探究”,即“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探究并非完全由我们自由发挥,要立足文本分析,进而开拓思维,答题要观点明确,结合文本,尽量有事实依据,同样也要符合表述规范。
苦练外功注重技巧规范
语文素养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很难在短期内从根本上提高能力,我们更应关注“外功”,在知识的整合能力、解题技巧与表述规范的提高上多下工夫,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成绩。高考命题难度一般不会太大,很多同学失分并非因为完全不懂,常常是表达不全面、表述不规范造成的。
适当择取典型题例,在深入的探究中探索解题技巧是最佳的复习方法。尤其是主观题,更要按照正确的解题思路,规范的表述方式,分步解题、答题,不要盲目做题或者随意敷衍,否则似乎题做得很多,但收效甚微,甚至反而形成不良的解题习惯。
如现代文阅读要遵循“理清思路——抓住关键——认真审题——准确定位——归纳整合——规范答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建立几个基本意识:(1)文体意识,不同的文体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而也有不同的解读方法;(2)整体意识,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3)规范意识,根据不同题型的表述规范按步骤作答,并且做到语句通顺。
查缺补漏坚持基础积累
目前识记性知识考查的内容似乎有些减少,但知识的落实却更显重要,一两个知识漏洞就可能会决定考生的成败。
在综合复习阶段,要注意做题后有总结,错题有记录。认真查缺补漏,适当强化某一知识点,并定期进行复习。如考试说明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等,要逐一落实过关。并要注意考试说明中“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等要求中的“常用”、“常见”,不要把时间花费在那些偏题、怪题上。
整合资源提升写作水平
作文复习首先要对考试说明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对作文的要求心中有数,避免犯文体不明、主题混乱、感情虚假、思想偏激等错误,还要注意“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的要求,注意书写准确。
在此基础上要注意整合自己已有的写作资源,包括自己熟悉的文章结构、作文素材等等。很多同学写作时苦于缺少素材,实际在我们学过的教材、我们的生活中有大量资源,只是在考场上紧张的时间里无法有效的构建与作文题目的联系,所以要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联想能力,可以定期专门进行素材选取的强化练习,并进行素材积累的工作,从时事、课本、生活经历、个人兴趣中去发掘。
写作练习中要注重修改,可以根据自己特长就发展等级的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中的某一点进行突破,表现出自己的亮点,精写自己的范文。
本报记者田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