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G20峰会)述评:应对金融危机应客观看待中国力量 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 徐兴堂 王亚光 朱绍斌)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本周即将在伦敦召开,会前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纷纷把焦点对准中国——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
在媒体的描述中,坐拥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将成为拯救世界的“骑士”。然而,这位备受期待的骑士是否真的有能力拯救世界呢?
在下结论之前,最好给中国算一笔账。多年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使中国的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前列,这是客观事实。但必须看到,经济总量的背后是庞大的人口基数。虽然中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三,但人均GDP排在国际上100名以后,且GDP总量也只占全球的5%-6%左右,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
根据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6.948的平均汇率,去年中国GDP已超过43200亿美元。但以年末全国13.2465亿的人口来计算,人均GDP仅为3266美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为697.07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约为2310.54美元。按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人民币测算,去年年末中国仍有农村贫困人口4007万人。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面临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出口下滑、工业生产放缓、失业率上升等多重压力。
中国经济增速由2007年的13%降低至2008年的9%。由于国际需求萎靡,中国出口增长率由2007年的25.7%下滑到2008年的17.2%;去年工业增加值增长9.5%,远低于2007年18.5%的增速;出口下滑导致工厂关闭,200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年初上升0.2个百分点。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肯定会对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世界经济的复苏作出贡献。但如果从“人均”的角度看中国,就不应奢望她能以一己之力来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因为这无异于让一匹小马去拖动一辆超载的大车。
正如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最近所阐释的,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复苏有积极作用,但作用有限,世界经济的复苏仍然要靠主要经济体的复苏才能实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现阶段而言,中国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实现8%的GDP增速,维持进出口稳定,就是对世界经济最大的贡献。
中国讲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并不是要关起门来,单打独干。中国派出大规模的赴欧采购团,以实际行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抓紧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为减轻对出口的依赖而大力开发国内尤其是农村消费市场。一旦中国庞大的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那么受益的将不仅仅是中国自身,它也将惠及外国投资者,惠及整个世界经济。
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包括总规模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十大行业振兴规划和相关金融信贷支持政策等在内的一揽子刺激经济措施。与美、欧把救市资金用于拯救金融体系不同,中国把钱直接投入实体经济,投入民生领域,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外国投资提供了机会。
中国的真实国情决定了其立场,对任何人来说,这个立场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不戴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个国家的话。首先要办好自己的事情,才能惠及而不是危及世界,这是对每一个主要经济体最基本的要求。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