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前景还不明朗 从刺激经济和为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筹资的角度来看,美联储再下猛药势在必行。尽管伯南克近期公开宣称美国经济已经见底站稳,年底即可望复苏,但这种宣称的主要目的不过是刺激信心、给市场打气,美国经济决策层不会看不到美国经济基本面还很糟糕,大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仍然很脆弱,经济复苏的前景并不确定。
而且,美国的众多企业正陷入债务陷阱难以自拔,2009年3月10日,穆迪公司公布了一份信用评级为B3(穆迪最低评级)以下的“底档级”美国企业名单,283家著名企业上榜,美国航空公司的母公司AMR、克莱斯勒、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全美航空、都乐食品、伊士曼柯达、米高梅幻象等公司均未能幸免。穆迪公司认为,未来12个月内将有45%的上榜企业拖欠债务,甚至可能申请破产,《华尔街日报》报道则称这些上榜公司债务合计2600亿美元,一旦企业债券如同不少研究者和市场人士所预期的那样发生大规模倒账,那么“金融海啸第二波”之说就将成为现实。
从更广大的背景上考察,自从1825年爆发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之后,不乏危机旷日持久的案例,最典型的莫过于1929—1933年大危机。即使在宏观调控工具已经广泛运用的二战之后,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也经历了“失去的十年”。
美联储大规模买入国债或许能在一定时期内提振美国经济,但从世界范围看,对中国这种持有巨额美元资产的国家却非常不利。两会闭幕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称担心在美资产安全,未必没有可能“一语成谶”。我国对外资产规模已经相当庞大,2007年末即达22881亿美元。由于官方储备基本上只能以高流动性政府债券形式持有,美元国债占了我国官方储备和整个对外资产的很大比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一方面可以方便地通过美元贬值使我国储备资产大幅度缩水,从而变相赖账,并打击我国制造业部门;另一方面,随时可以要挟征收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逼迫我国在重大问题上向其退让。
不仅如此,由于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筹资规模空前巨大,在国际信贷和债券市场上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挤出效应日益显著,可能导致我国重点开拓的新兴市场进口支付能力进一步萎缩,对我们的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不利。
面对上述新的事态发展,我们必须加快调整优化对外资产结构的步伐,可把扩大进口和海外直接投资作为应对之道。一方面,海外直接投资企业能够相对便利地通过调整资产结构化解、降低汇率风险,如果美元贬值造成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这是很可能会发生的),海外直接投资企业资产的上涨至少可以部分抵消美元汇率贬值的损失。另一方面,海外直接投资企业的资产可以更为广泛地分布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由此可以显著削弱美国政治要挟的潜在杀伤力。近期,我国政府大力推动对外直接并购,我国企业接连发起大手笔海外投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梅新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人民网-《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