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日电 香港《明报》1日刊出署名文章说,香港大都会向来有东西交汇、面向世界的传统;立足于此的大学理当成为高度国际化的学府。但香港社会对“国际化”存在歧异,仍有改进空间。国际化谈沟通,众人即刻提出外语特别是英语的重要性。
沟通,果真如此简单吗?
文章摘录如下:
香港大都会向来有东西交汇、面向世界的传统;立足于此的大学,理当成为高度国际化的学府。但社会上对“国际化”的看法与沟通存在歧异,仍有改进空间。举例而言,国际化谈沟通,众人即刻提出外语——特别是英语——的重要性。沟通,果真如此简单吗?
本地生与外来者 香港背景不同的各地学生之间欠沟通,其来有自。部分受英式文化影响的本地生对略显“土气”的内地生有偏见。近年来不少内地生学业成绩好、英文也不差,有的甚至生活充裕,于是在本地生原本的优越感中搀入一些不平衡的心情。
另一方面,内地生眼中的本地生,觉得他们虽有长处,却带有殖民地的气息,对中华文化社会隔阂无知有若洋人,实在没理由瞧不起他人,于是原本的些许自愧加上不少自豪,心情也不平静。结果是两群学生彼此偶生误解,不易融合,例如做计划报告找搭档,不喜博采众议,宁可“自家人”抱成一团。
还有一群学生,在香港各大学校园里人数不多,影响却不小,那就是来自五洲四洋的各国留学生、交换生。在他们眼中,华人学生固然友善,但举止不尽自然﹕有些人腼腆内向,甚至于回避目光接触;另有些人“英勇无礼”,竟抢在女士身前夺门而入,使得一旁正为女士开门揖让的“洋绅士”大为惊愕。而本地生喜在他人对谈间,目中无人、从中挤擦穿身而过的景象,也令人观止。但在华人学生的观念中,校园里的“老外”偏好饮啤酒、泡夜店,不敢恭维。
这种种隔阂显然跟语言没有丝毫关联,反而多少来自背景差异或价值观的不同。但更有的是缺乏沟通、不尊重国际礼仪、互不了解所致。
沟通根植于文化 多年前经历的一段轶事,或许可作为补充说明。在我教书的美国大学,某次查出有个中国学生考试作弊,众人议论纷纷该如何惩处以儆效尤。有位美国教授站出来申明﹕作弊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应从轻发落。
诚实乃普世价值,如此说法于中国文化而言真是情何以堪。若说存心奚落中国文化,教授却是真心实意为这学生说情。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或有偏差,但并非故意歧视华人。如此的偏差,到底是谁的过错?该如何沟通?
当年在美国留学的华人,或许觉得受洋人轻视,甚至歧视。经历过几次类似上述情景,才悟出其实往往是华人心理因素作怪,也跟语言通否关联不大。
众所周知,加强沟通才能消除误解。在香港,本地学生是地主、也是校园内的多数,大可雍容大度采取主动,开启沟通之门。至于内地生,既然来到香港,读书之外,也应广交中外朋友,融入香港的文化习俗。
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的大学生也不妨自问﹕同学之间不沟通,何以沟通中外?若不能遵守礼仪、发扬固有文化、融会东西,奢谈国际化,岂不又是缘木求鱼?
沟通存乎一心 人常说万事开头难,但幸而人与人之间的破冰并不难,远不须如破冰船驶入北冰洋那般艰辛。见面说声“Hi”,转身说声“Bye”,应该是沟通最基本的要求,牙牙学语的幼儿都做得到。“嗨”、“拜”之外,应发挥创意思考要沟通些“什么”,而不仅止于如何用什么话来“说”。
近年来,香港各学校大力推行“两文三语”教学,教学生以两三种说写方式沟通。然而沟通的功效,最终将更多取决于说话内容,而非仅止于口舌之便。何况中文若说不通,那洋文怎能言之有理?只强调语文或英文,失却了章法,就像只剩下皮毛,没了牛肉,实在难以下咽。
沟通促进国际化 沟通是双向的。沟通在于至诚,在于就事论事、言之有物,在于合乎礼节,更在于遵守国际规范。谈国际化,校园内外的沟通不可忽视;良好的沟通无疑可以增进融合、激励士气。我们的教育国际化若不能做到文以载道,至少也应有礼知节,光大香港特色,让众人心悦诚服。
日韩都不是以外语专长的国家。日本借高质量沟通,傲视全球;韩国以勤奋创业,为世界后起之秀,令人赞叹。至于美国向以高科技等与世界沟通,引领风骚也已长达世纪之久。请问我们香港人外语普遍胜过日韩,却要以什么来与国际沟通?(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