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法又成为近期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毋庸讳言,目前的城管执法,面临着社会矛盾较为突出、执法手段过于单一和刚性等多种问题,城管的执法目标与老百姓的要求之间仍然存在着差距。
在其他地方不断曝出负面新闻时,江苏张家港、昆山等地的城管执法,却多是正面信息。
这是为什么呢?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记者了解到,从2000年开始,江苏省在城市管理领域开展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经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批准,13个省辖市和26个县(市)在城市管理领域开展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
“集中行使城管处罚权使执法主体更加明确,执法力量更为集中,执法体制进一步理顺。”江苏省政府法制办主任孙如林说。
2009年1月起,旨在全面规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江苏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试行)》颁布试行。这个文件不仅对城管执法的调查取证、行政处罚及行政强制行为作了详细的规范,还对执法车辆、执法人员仪容等也做了统一的要求。
孙如林说:“目前我们正在组织起草《江苏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办法》,拟以省政府规章形式发布。”
5000人竞争90个岗位 “规范化建设首先带来的是老百姓对这支队伍的逐步认可。”张家港市城管局局长黄亚平介绍说,“在张家港,子女毕业后能够进城管部门工作成为了荣耀的事情。”
去年,张家港市城管执法局向社会公开招录90名执法队员。结果,近5000人报名,经过层层筛选符合条件参加考试的仍有1600余人。
据了解,目前该局95%的执法人员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就是在协管员中,这个比例也高达49%。
跨进了门槛,执法人员同样要面对严格的层层考核。“所有正式执法队员和协管员都要按照ABC三等,实行月度百分考核,累计3次C等的正式执法队员和4次C等的协管员,将面临辞退。”黄亚平说,所有人员的执法考核工作都做到了定期公开,杜绝了不文明执法、违法执法行为的发生。
借鉴公安机关机制管理 从七八个大盖帽管一顶小草帽式的多头管理,到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张家港市的城管执法工作经历了五年多嬗变的过程。
“城管的执法权力大了,怎么管好这支队伍,成了近年来的核心工作。”黄亚平说,“用公安工作的规范化比照城管执法进行管理,是我们把握好这支队伍执法水准的秘密。”
据介绍,在硬件设施和装备建设上,张家港市城管局建立了“堪比”公安派出所办公条件的16个执法中队,配齐配全了交通工具、办公用品、日常执法装备。日常经费实行财政全额拨款,执法罚没款全额上缴,解决了利益驱动问题。在执法“软件”建设上,先后出台了有关城市容貌标准、机动车辆停放管理、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等30余项契合市情民意的规范性文件,同时将所有涉及的9部法律规章、57个大项违法违规行为的自由裁量权,细化为270余项具体处罚标准,并出台了《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等,以制度和规则来约束执法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黄亚平说,“我们始终强调,"只要有一件行政复议案件被撤销或行政诉讼案件败诉,那么城管所有的形象就等于零"这样一个概念。5年多来,累计查处了10万余起各类违规行为,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复议被撤销或诉讼败诉案件。”
“数字城管”实现城乡一体 2008年,依托数字城市技术,昆山市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实现“数字化城管”。不仅实现了对监管范围的网络动态监管,还建立了规范的执法信息中心交换平台,城市管理执法中的即时信息采集、任务派遣和处理反馈、核实结案等诸多环节,实现了精细管理。
在昆山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记者看到,这里的设备十分先进,接报员如公安110一样,全神贯注地监控着所负责的片区,信息员还不时传来巡查中的图片信息。
“采用科技手段执法,也从源头上杜绝了不文明执法的发生。”昆山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张建中说。
在张家港,数字城管技术也已建设到了中队。“数字城管的覆盖,使"城乡一体化"的执法要求得以实现,确保了在镇区执法和主城区采用一样的执法标准和程序。”张家港市金港城管执法中队中队长丁华介绍说,每个中队还配备了专职的法制员,对每一起执法案件严格把关,确保了适用法律和处罚标准的统一。“几年来没有一起案件被投诉。”他说。
规范执法不留把柄 “女执法人员发辫不得过肩,男执法人员不得留长发、蓄胡须”、“执法人员徒步巡逻执勤或者外出时,应当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庄重有序”、“执法人员不得穿着工作服饰出入餐饮、公共娱乐场所”。记者了解到,诸如此类的数十条“仪容”要求被写进了《江苏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
规范还要求,全省城管执法采用格式统一、事项齐全、制作规范的执法文书格式,除了由当事人当场签收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简易程序案件,一般程序案件都规定了严格的执法文书标准。“即使是因为破坏市容卫生而被罚款100元,我们都按照要求制作案卷,做到音像照片等证据齐全、笔录完整,相关法律权利交待清楚,罚没票据准确无误。”丁华说,如果规范了执法环节,执法对象“无把柄可抓”,城管执法的负面事件就一定会大大减少。
“张家港、昆山等地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的经验,我们将大力总结和推广。”孙如林说,可以预见,随着各级政府对城管执法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城管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强,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将成为城管执法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