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日报》报道,信用卡离奇被克隆案,揭示了眼下银行信用卡漏洞百出的现状。有知情人士称,一方面,诈骗犯罪集团买通消费单位人员,大肆利用银行漏洞而低成本复制信用卡;另一方面,卡主在不经意的消费、“回答问题”中,将重要信息不知不觉地泄露出去。
刷卡消费已成为不少人日常消费的主要模式之一。信用卡漏洞如同假币、ATM机诈骗现象一样,严重损害着公众的安全感。无论是犯罪集团有意为之的造假售假,还是银行某些监管环节的疏忽伤害,最终导致的都是消费者成了无奈的弱者。
某一行业、一种商品的质量或服务出现了某种问题,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开放市场和法治社会中,市场体系和社会内部的运行机制会自发纠偏——独立的消费者保护组织、公平公正的司法仲裁、充分的市场竞争态势、强大的行业自律机制、公开的舆论监督、成熟负责的公民行动等制度设计和文化,最终会保障正义的产生。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的权益一般不可能落空和失去救济。
但是,时下一些地方信用卡漏洞频现,如果这类事情总是被动地经公众举报、媒体暗访才暴露于社会视野,甚至要让许多人付出巨额金钱损失的惨重教训后才引起关注,或简单地以“犯罪分子太狡猾”敷衍了事,这等于将金融公共防线简化为“让民众埋单”。
银行系统的沉默、不作为,以及事发后对受害者权利救济的软弱无力,是比信用卡支付漏洞本身更令人揪心的事。
因此,如果仅仅抓住几个诈骗犯罪集团的喽啰,而不对信用卡支付漏洞的技术层面做全面改进,不对安全性能保障的监管体系做重新审视,不做深刻反思,矛盾只会越来越突出,消费者的安全就无从保障。(摘编自《工人日报》毕舸)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