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4-04 03:45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弹指一挥间,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我与山西日报相依相伴已整整30个春秋了。
记得1979年春节刚过,我从雁门关外的阳高县调至许多文人志士向往的山西日报这一新闻殿堂。
实话实说,像我这样麻袋片绣花——底子太差的“土八路”,能够加入专业新闻队伍行列,实在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属意外之喜。不过,话说回来,省级党报是不会要酒囊饭袋的,要有立足之地,必须得有一技之长。
第二天,我这名新来记者被一位老主任领至理论部“认亲”。当一位青年编辑听到我的籍贯和名字后,脱口说了“铁匠与泥匠”这几个字。《铁匠与泥匠》,是我1975年秋在县里当通讯干事时,发表在《山西日报》上的一篇言论,而当时的编辑,正是眼前这位青年。四年过去了,他竟还记得,这令我十分感动。同时,也使我活生生、真切切地第一次享受到了新闻。
省报是一个让人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当时,《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台先后转登、转播了山西日报几位老同志撰写的文章,我不仅感到自愧不如,更为自己的稿件见报难而心急和苦恼。不怕水平低,就怕不学习。我牢记“记者的脑子,问题的篓子”这一至理名言,想尽一切办法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思想和业务素质有了长足发展。
1980年冬,我的一篇反映干群关系的采访札记 《吃饭中的“冷”与“热”》,与配发的评论《感情从何而来?》,登在了同一天的《山西日报》上。许多读者认为,此文小中见大,思想性强,而且夸赞我有灵巧的新闻头脑和善抓问题的基本功。读者的认可,让我在享受新闻的同时又增添了无穷的动力。之后,我相继采写了一批反映问题的稿件如:《甜蜜的事业为何不甜蜜》《为何挨打不计数》《兔子尾巴为啥长不了?》《晋北甜菜大战启示录》《勤劳致富不能齐步走》等。我感到自己的稿件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更觉得采写新闻是一种享受快乐的过程。
新闻常常因人而生动。山阴县有一位上世纪60年代末插队落户的女知青王志彬。面对大批知青返城,她却扎根塞外矢志不移,终身奉献广阔天地。在采访时,她无怨无悔地回答:“农村需要我们,开弓没有回头箭!”那时,我被她的高尚精神所折服,面对这位普通的女同志,我的眼里闪出激动的泪花,一气呵成通讯《开弓没有回头箭》,并很快在《山西日报》和《中国青年报》刊发。王志彬却至今生活在山阴岱岳,理所当然成了我的终身偶像。
大同县杜庄乡落阵营村已故粮王范成忠。1983年承包集体土地204亩,率领全家7口人苦干一年,向国家交售商品粮8.4万公斤。粮食总产、售粮、增产率、商品率4项主要指标名列全省第一,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售粮状元”。之后,在接下来的16年中,范成忠一家共向国家交售商品粮80多万公斤,仅平、议差价,就少收入8万多元。为此,我曾多次采访老范,他不仅不觉得吃亏,而且总憨厚地告诉记者:“我不能富了小家,忘了国家。”“多种地,种好地,多打粮,是咱庄户人的本分!”这种胸怀,这种情操,使我深受感染和心生敬慕,我与大同县委通讯组李培强共同撰写了长篇报告文学《粮王之歌》,并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我感觉范成忠是我一生的老师,也是我新闻实践过程中,享受新闻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
红笔描白少年头。今天我已步入花甲之年。由于视新闻事业为享受,我仍退而不休,继续在新闻战线上笔耕不辍。有人说,离开你《山西日报》就不办了?我说,不是《山西日报》离不开我,而是我离不开心爱的新闻事业。我甚至认为,如果真的有来生,我还将毫不犹豫地选择记者这一行当,再吃一辈子新闻饭。薛青(作者系山西日报高级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