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兴建“污水处理厂”
“你看,手心里的水多清啊!”4月3日上午,大理市下关镇刘官厂村委会主任黎德平从村民黄菊富家的集水池里捧出一捧水,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我们村在全省最早探索家庭污水处理试验示范,一个家庭相当于建起一个污水处理厂。
“家里用过的水可以用来浇菜地,沟里流向洱海的水也清了。”家住洱海边的60岁的黄菊富大妈高兴地说。记者看到,黄大妈家厕所、牛厩、厨房、浴室的污水用管道收集后,进入砖砌的收集池,再进入密封的厌氧池发酵,随后进入沉淀池与过滤池,池内从底层起分别有鸡蛋大的碎石、板栗大的碎石和煤渣,池上面是泥土并种有马蹄莲,最后流入集水池的水已经变成没有气味的清水。
“州政协与下关镇共同投资2万多元,首批建设了12个家庭污水处理系统,共处理15个农户家庭生活污水,运行结果证明有4大优点。”大理州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梁袁华向记者介绍,优点是成本低,平均每户2550元;施工便捷,占地面积约2.5平方米;单户为主,多户可用;废水再利用,减少了洱海流域面源污染。
“村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热情相当高,今后我们准备用农户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办法,在全村400多家农户都建家庭污水处理设施。”村委会主任黎德平高兴地说,下关镇列入第二批投资兴建的20家农户已经开工建设了,州政府投资30万元新建110户家庭污水处理系统已经启动。(记者 庄俊华)(云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