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美国枪击案 > 美国枪击案最新评论

连续枪击案震惊美国:枪支监管为何步履维艰

  《新闻1+1》2009年4月7日完成台本

  ——岩松美国观察 连续枪击案震惊美国

  美国纽约宾厄姆顿枪击案14人死亡,4人受伤,4名中国公民遇难。第二天,宾夕法尼亚枪声再起,3名警察殉职。

枪声频传,悲剧之源何在?三亿人口两亿枪,私人持枪究竟是免于恐惧,还是增加恐惧,美国枪支监管为何步履维艰?《新闻1+1》为您解析。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在过去的那个周末,美国连续发生了三起枪杀案,死亡人数23人,而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类似的枪杀案美国发生了十七八起,死亡人数44人。在这么多血的现实面前,美国人要不要面对他们手中已经被赋予的持有枪支的权利呢?答案几乎是肯定的,不会。美国人到底对枪支文化是怎样思考的?今天我们前方的记者白岩松将带回他独特的美国观察,首先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发生在纽约州的这起枪杀案。

  (播放短片)

  解说:

  “我是杀人犯吉韦利•翁。”

  “很抱歉,我的英语不好。”

  “警察导致了这场枪击案,警方必须为此负责。”

  这是一封字迹潦草,有着众多语法错误的信件,它的作者吉韦利•翁就是4月3日美国纽约州宾厄姆顿枪击案件的凶手。昨天,也就是4月6日,美国纽约州的一家电视台声称,他们收到了吉韦利•翁在案发前寄出的警告信,他在信中说自己遭到了警察的迫害,生活贫苦无望,因此决定行凶后自杀。这封信的邮戳日期是4月3日,也就是案发当天。在信中,吉韦利•翁还附上了自己的持枪照片和手枪持有许可证,目前,信件已经交给了警方。

  帕特森(纽约州州长):

  这是悲惨的一天,我们为在这次事件中丧生的人和他们的亲人祈祷,为那些不幸亲眼目睹了这场悲剧的人们和那些伤者祈祷。

  解说:

  据美联社报道,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执法部门官员透露,吉韦利•翁于4月3日上午10点30分从前门进入宾厄姆顿的美国公民协会,然后进入办事处行凶。在疯狂的枪声中,4人受伤,13人死亡,随后,凶手在警察的包围中开枪自杀。

  据在枪击案受伤的中国学生回忆,当凶手进入教室时,教室里曾有人上前抵抗,但随即被手枪击中倒地,枪手毫无目的地见人就开枪,期间甚至还换了子弹,这名中国学生当时用椅子挡住胸口,但右手和右腿仍然不幸中弹。警方负责人说,凶手显然有预谋,因为他在进入办事处之前,先用车堵住办事处的后门,显然他想要确保一个人也跑不掉。

  4月4日,宾厄姆顿市政府公布了枪击案的初步调查结果,13名遇害者来自8个不同的国家,其中有4位名中国公民,案发时他们正在美国公民协会学习英语,这些原本拥有美好梦想的鲜活生命,现在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个音译过来的名字。

  字幕显示:

  中国公民遇难者名单:郭力 47岁,毛洪秀 35岁,钟海虹 54岁,凌江 22岁

  解说:

  据调查,凶手吉韦利•翁今年41岁,是一位美籍越南人,此前他经常到美国公民协会上语言课,直到今年3月初才中断学习。由于最近失业,再加上英语说得不好,遭人耻笑,因此情绪非常低落和愤怒,这些有可能与他的作案动机有关,但是市政官员强调,他的作案动机目前并不完全清楚,相关调查仍在继续。或许,吉韦利•翁在案发当天寄给电视台的那封信,将成为我们了解他内心世界的一个关键。

  “有许多次,警察操着难以理解的英语进入我的房子敲打我的门,骚扰我,又威胁我们。”

  “现在我还没有从公司拿到失业补助,纽约州的劳工部是骗子。”

  “我必须自己当一回法官,来公正地审判那些没有被披露恶迹的警察。至少有两个人要和我同归于尽。

  字幕显示:

  4月3日到4月4日,短短两天的时间里,美国共发生了3起枪击案,共造成23人死亡。

  主持人:

  好,我们来连线此时正在美国采访的白岩松,岩松好。

  白岩松:

  董倩好,观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

  首先你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知道纽约州在美国是属于犯罪力很低的一个州,而且在美国众多的州里面,它是属于对枪支的管控相对比较严格的几个州之一,那在这么一个地方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对给当地,给整个美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白岩松:

  现在在我身后大家看到的一个背景,就是纽约非常繁华的地带,那就是时代广场,当然看这样的一片背景是非常地祥和。其实对于整个纽约来说,发生了这样的一起枪击案之后,它就不仅仅只是纽约的事件,包括刚才在我走进演播室之前,CNN正在连线进行的也是与这个枪击案紧密相关的报道。但是另外一点大家也许会是不是犯罪率比较高等等,去跟枪击案进行一种对应,但是依照我来到这里之后,正好要进行枪击案这方面的采访,枪文化这方面的采访,所以我看到几乎你很难把一次又一次的枪击案跟美国的犯罪率是否很高的地点联系在一起,因为它几乎遍地开花。我们来这次在美国正好要做一个选题,就是美国的枪文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采访的地点,就是弗吉尼亚的工学院,因为在2007年4月份那起非常严重的枪击案让人印象深刻,本来我是要到那去做这个节目的开始,但是就在我在纽约的时候发生了这起枪杀案,我们马上意识到,它将成为我们这期节目的开始。所以你看,有关枪击案的新闻,它永远在美国不会是一个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它甚至跟哪些地点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主持人:

  对于美籍越南人的杀人动机有很多猜测,比如说他是因为失业而导致的仇视,还有因为他在移民中心所受到的语言上的不好而得到的歧视等等,你的分析是什么?

  白岩松:

  因为现在我们所听到的一切都来自于与那份信有关,以及在相关记者进行采访的时候拼凑起来的一些蛛丝马迹,像一块又一块拼图,现在大家力图完整地去把这样一个图拼出来,因为毕竟警方还没有详细的公布,到底这起作案的动机是什么样。但是我们姑且就通过这些有可能完成一个拼图的残存的这些碎块,你就感觉到首先他的英语很糟糕,而且他来到美国已经十几年中依然很糟糕,而当时正在这个教室里学习的人又在学英语,我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是不是让他联想到,他也曾经在这里学英语,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的过程。

  另外一点,他说在信里写说,警察会进他的房间等等,依照我们对美国的法律了解,显然他即使来了美国十几年,恐怕也没有自己独立的住宅,因为如果他要拥有独立的住宅,警察想要进入他的私人住宅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他有法律的保护。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就在于,他之前是一个外卖的司机,现在的状况生活比较糟糕,也跟金融危机这种大背景有关。

  另外还有比如他英语在沟通能力很差的时候警察在跟他进行沟通的时候,即使在可能对他有利或者说没那么恶意的内容,由于他的理解力比较差,也可能会导致他比较巨大的惊恐。

  美国2007年就已经出台了购枪者必须进行非常详细的背景的调查,而他是拥有持枪证的,也买到了这把枪,也就是说在通过过去对他大范围的背景调查的时候,也是没有问题的,他是合法的拥有了这支枪的。

  主持人:

  岩松,在这件事情发生完之后,我看到有媒体包括有一些犯罪学的专家,他们很自然地把翁姓的越南裔的男子,还有两年前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那个韩国人,这样一个犯罪动机把他们联系起来,就发现他们有很多共同点,一个是他们都是少数民族族裔,再一个他们性格都比较内闭,再一个他们在生活中受到了很大的压抑,不知道在当地媒体是怎么分析和评论这两起事件的一些相同性和不同的地方?

  白岩松:

  我觉得是,当我们生活在东方,看到这样一个事件当中的持枪者或者是凶手都已经是亚裔人士的时候,你自然会去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理性的答案,比如来到美国之后语言的沟通能力,尤其是东方人可能不太关照自己心理的治疗,他们可能不会去找心理医生,可能更压抑,最后憋闷很久的时候,就像火山爆发一样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但是其实我到了这里,我特别想说的就是,也许我们对发生在亚裔人身上的枪击案格外敏感。但几乎就在同样的周末,美国发生了三起枪击案,其中另外一个不是来自亚裔,比如在华盛顿发生的这起,仅仅是因为他在超市的时候发现了他的妻子有外遇,他的妻子跟他说我要离开你,结果他就回到家里面,把自己7岁到16岁的五个孩子,全部四个打死在床上,一个打死在卫生间,然后去找他的老婆,想要把他的老婆打死的情况下没有找到,最后他自杀身亡,他不是亚裔的。

  另外发生在匹斯堡的事件,跟警察对峙,打死了三名警察,发射了一百多发子弹,他也不是亚裔。

  所以的确亚裔可能有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它往往来自于一些文化冲突和内心敏感之后导致长期压抑的一种爆发,但是其实枪击案的发生是非常普遍的,它分散在各种人群当中。

  主持人:

  在接下来我们会关注美国的枪支文化,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你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我们国家驻美国总领馆对于这四名中国籍的越南人士的一些处理。

  白岩松:

  因为很快时间在发射了这起枪击案之后不仅仅是纽约的媒体,全美媒体迅速的就到了国内,大家都在广泛的关注,各种悼念以及相关的关注也是非常明显的,包括驻纽约领事馆的相关负责人迅速赶到了事发现场去处理,记者也赶到了现场。这些遇难者包括其中的四名中国人,他的身份也在显现出来,比如其中有一位就是一位深圳大学的老师,学术交流仅仅是一年时间,还有几天他就要完成学术交流,就要回到国内,我猜想,他可能在这样一个移民服务中心,他英语应该不错,因为他是作为一个访问学者,但是可能因为这是一个免费的课程,他可能更多的希望了解一些美式英语,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悲痛的时刻。我特别记到了美国的媒体上有这样一句话的评论,所有这些遇难者当时他们正在服务中心学习英语,之所以要学习英语是要学习和感受美国社会当中比较进步的、光明的因素,但是不幸的是,就在这样一个时刻,他们感受到了美国最黑暗的一面。

  主持人:

  好,我们今天《新闻1+1》关注的是上周末发生在美国的连续三起的血案,面对这一系列的枪击案,美国人是否在思索他们的枪支文化呢?我们的节目稍后继续。

  (播放短片)

  字幕显示:被害是一种选择,你的选择是什么?

  打电话报警需要时间,等待救援可能葬送你的余生,自卫反击

  孩子相信父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不要辜负了他们对你的信任

  美国全美步枪协会反对禁枪的广告

  解说:

  美国媒体近几年的报道显示,美国私人拥有的枪支数总量已经达到2.5亿支以上,位居世界第一。据统计,在美国每年约有3.1万人死于各类枪击事件,7.5万人被枪击伤,平均下来每天都有80多人因枪杀毙命。枪击在美国非正常死亡人群中成为仅次于交通事故的第二大死因,但是4月3日枪击案发生后,在欧洲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仅仅谴责这起事件是无知的暴行,对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并表示美国联邦政府将积极关注案情调查进展,除此之外,并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枪支管理的话题,而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两家报纸——《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在报道此事的时候也都没有从枪支管理角度来评论这一事件。目前,在美国50个州和一个特区中,有48个州都有法律保护公民持枪权,其中有35个州甚至可以不经任何背景审查就可以购买,在这些地方公民买枪就像买块手表一样容易。1791年,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第二条明确规定,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容侵犯,而且去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做出裁决,明确个人有权持有和使用枪支。

  近年来,在美国每每发生枪击案也会有部分民众和媒体发出对政府枪支管理不利的指责,但这样的声音在美国却从来无法成为主流的声音。在最近发生的三起枪击案中,宾厄姆顿市和匹兹堡市的两起枪击案枪手都遭遇了失业,于是媒体更多的都从枪击案开始思考经济危机给人带来的不安全感。美国《世界日报》说:“美国经济不景气,民众预期犯罪率将攀升,美国许多枪械店业绩呈现逆势上扬,店内枪支几乎销售一空,供不应求。意大利《欧联时报》也在4月6日发表的一篇评论员文章里这样说到,频频发生的血案还是暴露出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经济危机已经对美国民众的情绪造成严重的影响,持续的抑郁心理已经濒临一触即发的危险边缘,在一桩桩惨痛的事实面前,我们足以意识到心理危机比经济危机更可怕。

  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在这个过程中,枪究竟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主持人:

  好,我们继续连线岩松。

  岩松,我们今天也关注了一下美国的主流大报,像《纽约时报》还有《华盛顿邮报》,我们发现,如果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出现了一系列的枪击血案的时候,我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是禁还是留,但是我们发现在这些美国主流报纸上并没有在关注这个话题,你想这是为什么?

  白岩松:

  其实因为首先人拥有持有枪支权利是写在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当中,也就是说有点天赋人权的意思,就是每个人天然的拥有持枪权。所以在美国虽然针对枪支的管理,有积极的支持派和反对派,但是不管什么派,没有人提禁枪,而只是谈限枪,比如说共和党的人士就会认为,杀人的是人,而不是枪本身,所以现行的法律是执法不严,应该搞好现行法律的执法。非常强烈的反对派是来自奥巴马民主党这一派,认为现在之所以出现枪支的暴力、枪杀案的泛滥,是因为枪支泛滥,所以应该出台更新的法律进行更严格的管理,但是没有人提禁,所以这跟他们整个法律严格下来,另外它有的时候也会跟你讲这样一个故事,他说在二战之前,德国是不禁枪的,但是后来纳粹把很多公民的枪登记,最后全部回收,等全部回收完毕之后开始了屠杀犹太人的过程。你回头可以去想像,如果当时每一个德国公民手中是有枪的话,纳粹屠杀犹太人是否可以变成现实,另外私有财产的保护在美国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正是枪保护了他们的私有财产,所以他们认为要保证人的自由和权利,但是当然他们也在付出了代价。

  主持人:

  但是岩松,你看,刚才你也说到,美国人是有宪法保证他们有持枪的权利,但是你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发生了这一系列的血案,而且在媒体的推波助澜,就是无间隙的报道下,很多人可以从电视上学到,美国人对目前的这种现状怎么看,他们的心理是什么样状态?

  白岩松:

  其实你不管是看支持派或者说反对派,虽然他们都没有禁枪,但是对枪支管理的口子是越来越紧了,你看到了由开始的全自动的步枪不许进入民间市场,又过了几年之后,弹夹只能在十发之内,到了2007年又要对持枪人进行非常严谨的背景调查,口子是越扎越紧。我给你一个数字,现在只有截止到2005年的数字,在2005年美国因枪支而死亡的人数是3万人,其中青少年大致三千人,我给说一个比例,大家就能判断了,其中1970人左右是死于枪支的暴力,还有800多人死于自杀,因此他每年的3万人当中有相当多人是用枪支自杀。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其实美国全社会都在承担着越来越高昂的代价,大家可以想像,在美国总统当中也有4位总统是遇刺身亡,而有8位总统是遇刺未遂。所以他的代价是全民在面对,而且的确这种代价随着现在枪支的火力,包括人民情绪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等等威胁越来越大了,所以美国全社会枪击案之所以会大范围的关注,也跟这种思考是紧密相连的,我觉得它不会停止这种非常矛盾的心态。

  主持人:

  岩松,我最后一个问题给你,我们看到在美国不管是电视媒体还是报纸这样的纸质媒体,在国内发生了枪击案,尤其是造成大规模死亡的时候,往往会地毯式的轰炸连续的报道,在过去周末发生的三起枪击案是连续发生的,所以有人说,可能是媒体的这种地毯式的报道使得这种枪手在作案的时候有了一种可模仿的对象,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白岩松:

  我觉得这不是事实的关键,因为在任何一个社会,恐怕慢慢的在整个进步的过程中,任何发生的与生命有关的新闻它永远是新闻,永远会被媒体非常普泛的关注,所以责任不在媒体。刚才短片中也谈到,头一两个月,美国的确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枪支的增长幅度是26%,在金融危机下,所有的数字都在向下滑,但是枪支是向上涨的,除了刚才短片当中谈到的一个金融危机下的人民心理,担心犯罪率提高,因此要自卫、要防范的情况下,还有两个比较主要的因素,一个是奥巴马是民主党,他是实行对枪支更严格的管理,很多人怕奥巴马一上台买不到新的枪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冬季也是一个狩猎的季节,所以也要买枪,因此这个话题也是综合的。我想在美国关于枪支不会有禁这样一个说法了,是限更严格的限等等的争论会一直持续下去。

  主持人:

  好的,谢谢岩子从美国带回来的美国观察,接下来我们再连线一下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先生。

  张先生,您好。

  张国庆(特邀观察员):

  主持人好。

  主持人:

  我们知道您是研究美国问题的,我们今天关心的是美国的枪文化,说到美国的枪支文化的时候,就绕不过去一个非常大的利益团体,就是美国步枪协会,英文简称是NRA,这样一个团体,人们在说起它的时候被认为是美国在禁枪或者在限枪过程当中一个非常大的拦路虎,这样一个组织,它的能力有多大,能够起到这样一个作用?

  张国庆:

  因为它是在美国诸多利益集团中最有势力的一个利益集团了,因为它的背后是有军火背景,还有很多富人在支持,所以它的能量非常大,非常有钱,对很多届政府有很大的渗透力,对国会有很大的影响力。这种情况下使得在美国近年来一些限枪的努力都是受到多次挫折,很多事情到了最后关头都被否决掉了。

  它的最强大的地方我觉得还是美国所面临的囚徒困境,美国现在枪支文化的囚徒困境我觉得就是一个不安全感的问题,其实从开国者当时立宪,把枪支权给大家的时候,他当时想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因为担心会出现暴政,还有担心出来外敌入侵,所以就给大家枪支权,这个事情一直没有发生,但是连锁反应产生的就是美国的犯罪率上升了,这个犯罪率包括自杀率这些系列发生之后,民众有很大的不安全感。

  包括刚才岩说了,为什么这段时间枪支的购买力在上升,其实跟现实有很大关系,这个现实就是说,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经济困境下,人的不确定性特别强,不安全感非常强,所以说每个人都要防,这个防的心态就是一个不安全感的心态,由于全民族的不安感觉使得禁枪根本没有可能,更何况它还有一个宪法的保护在里面,现在只能说是限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次枪击案包括之前一个多月的枪击案,可以反映出一个问题,现在美国面临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枪支管理的问题,这也是奥巴马总统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民众的心理问题,这也是个非常大的社会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跟我们这个社会非常有关的就是移民问题和社会和谐问题。移民问题我们知道包括2007年的事情,包括这次都有点移民色彩,针对移民问题,包括他个人的作为移民本身的一些心理上的不平衡和压抑,以及我们刚才提到华盛顿州的事情,家庭惨剧,其实它也是有一个和家庭和谐的问题,所以现在美国面临这种特别的压抑的背景下,其实我觉得从民众到政府都有一种非常大的对枪支文化的重新的认识过程,其实从某种意义上也许会对奥巴马在未来对枪支管理进行变革可能会有一些帮助,它会创造一种社会氛围。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张先生给我们介绍相关方面的背景介绍,还有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解析,今天我们演播室里关注的是美国的枪支文化的问题,刚才张先生在演播室里面也介绍了美国当时之所以用宪法赋予人民持枪的权利出于两个考虑,从外部来说是以抵抗外侵,从内部来说是以抵抗暴政,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当时赋予人们持枪的权利是为了给人们安全感但是现在恰恰是有了这样一种持枪的权利,反而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非常深重的不安全感,对于奥巴马这一届民主党一直是对于禁枪是比较主张的,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非常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

  今天的《新闻1+1》就是这样,感谢您的收看,明天再见。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晚 22:00~22:30,重播次日早间08:30 ,午后14:30 凌晨00:30)

(责任编辑:杨笑)

相关新闻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