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的“三步走”
目前人民币在周边地区以 “硬通货”的形式出现,已经实现了准周边化,将来人民币可以由准周边化发展为正式周边化,进而发展为正式区域化及准国际化,最终人民币将真正实现国际化。
货币职能的“三步走”
即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配合地域的“三步走”,人民币可依次成为周边国家贸易结算货币和区域性的投资货币,最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为全球各国所接受。
□据新华社上海4月8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走出关键一步,不仅有利于帮助出口企业规避贸易风险,更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装上了“加速器”。
走向区域性结算货币是大势所趋
上海社科院教授王泠一认为,目前美元、欧元和日元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要货币的地位,这些国家和经济体可以通过汇率政策获取世界财富,但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会因这些货币的汇率波动而遭受打击。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而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比重是其重要内容。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2007年东盟10国以及日本、中国和韩国的财长达成建设区域性外汇储备一揽子货币体系协议时,就明确人民币是亚洲最重要货币之一;自2008年12月起,我国先后同韩国、马来西亚等宣布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表明人民币信用度日益提高;今年3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积极开展货币互换》一文,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与其他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总计6500亿元人民币的六份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同时还在与其他有需求的央行进行相关的磋商。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研究员鄂永健认为,在全球金融动荡的大背景下,稳中趋升的人民币正在迎来提升国际地位并逐步国际化的重大战略机遇。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币影响范围日渐扩大,在边境贸易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人民币走向区域性结算货币,再走向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是大势所趋。”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获“加速器”
而对于刚刚以国务院文件明确其国家战略定位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而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无疑为其装上了“加速器”。
鄂永健表示,人民币结算一方面为上海本地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业务发展空间,带来新的客户源,提升其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上海逐渐成为人民币结算清算中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说:“作为国际通行货币,它必须具有国际交易结算功能和储值功能。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相辅相成: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发展人民币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战略部署,而人民币国际化则将最终奠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2006年11月出台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上海将“积极争取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试点和设立小额外币兑换机构试点”,“在未来五年内,将研究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流通和被周边国家作为储备货币的趋势,探索发展全球人民币回笼、管理业务”,“使上海逐步发展成为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结算中心”。
鄂永健表示,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非居民持有人民币达到一定规模后,会产生投资需求,进而推动人民币市场深化发展。随着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范围和规模的扩大,上海有望逐步成长为区域性人民币清算中心,同时将带动其他金融功能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逐步树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