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北京:“大民政”推动民生与社会和谐发展

  新华网北京4月9日电 北京:“大民政”推动民生与社会和谐发展

  记者宗焕平 赖臻

  4月1日,北京正式实施3项殡葬利民新政:全市城乡居民丧葬补贴统一调整为5000元;推出满足市民需求的2000元低价公益性骨灰格位,对重点优抚对象和城乡低保居民实行免费;骨灰撒海成为公益性免费服务项目。


  消息一公布,好评如潮。4月2日,市民刘光明在北京首个城市公益性公墓长青园为80岁的父亲办理完安葬手续后,感慨地称赞:“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为民好政策”。

  北京市民政局局长吴世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述举措只是北京市实施利民工程的内容之一。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创新民政理念和模式,牢固树立“大民政”观念,以改善民生为抓手,以社区建设为基础,以城乡一体为目标,统筹民政与社会保障、卫生、财政、投资等各方面政策,有力地保障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社会保障城乡统筹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近几年,北京市以“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为目标,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障为重点,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慈善事业在内的比较齐全的体系,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

  据吴世民介绍,北京市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制度相配套,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现了社会救助无盲点、全覆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2008年,城市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月人均330元提高到410元,农村低保最低标准由原来的年人均1780元提高到2040元,全市共有22.7万城乡困难群众享受了低保待遇,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同时,规范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社会救助政策覆盖到60多万低收入群众。

  社会福利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加快发展。2008年出台了《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办法》,推出了11项老年优待政策,实现了65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公交、免费游公园。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统一试点,为特殊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20余万人次。2009年将新增1.5万张养老床位,推出老年人“一拨通”服务项目,全力满足养老服务基本需求。

  与此同时,北京市致力编制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险体系,在做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率先启动“城乡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了城镇无业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实现了养老、医疗保障城乡全覆盖。

  截至2008年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758.1万人、871万人、614.3万人和666.5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27.5万人,覆盖率达到85%以上;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272.5万人,参合率为92.9%。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标准位居全国前列。

  公共财政向“大民政”倾斜

  “大民政”观念确立后,北京市充分发挥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大政府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有力地保障了社会建设和民生工作。

  据北京市财政局局长杨晓超介绍,2008年,北京市、区两级财政向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救助、社区建设等“大民政”领域投入407.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20.8%。2009年,为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要求,将投入1200亿元至1500亿元,用于扩大内需,保持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改善民生。

  城乡基层是北京财政投入的另一个重点。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每年投入7亿多元,支持基层开展公益事业活动,加快城乡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站建设。目前,城市社区的服务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200个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试点正在加紧进行。全市还建成1400多个温馨家园,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了良好服务。

  老年人、困难群体、优抚对象、儿童等特殊群体,是北京市民生保障的重点。2008年,北京市财政投入13.4亿元,让55.9万名60岁以上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人享受每月200元的福利金;投入2亿元,保障老年人享受文化娱乐、卫生服务、居家养老福利服务等优待。2009年开始实施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成年后安置办法,按照每人15万元的标准,解决他们的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像我这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生活又不能自理的人,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简直就是我生活的福音。”今年65岁的孤寡老人于启恽1962年就患上了胸椎结核,成为高位截瘫患者,至今已在病床上躺了47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除此之外,重残补助、福利养老金、临时救助金、医疗救助、大病医保等惠民政策我都是受益者,最近我还开始享受每个月800元的廉租房租金补贴。如果没有政府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关照,我的人生根本无法想象。”

  吸引和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大民政”

  按照“大社会,小政府”的社会发展方向,北京市在社会建设过程中,注重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吸引和扩大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将民政的社会服务职能逐步交给社会,以提升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吴世民说,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北京市出台扶持政策,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公益性社会事业。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实行运营补贴,到2008年,共有364所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获得资助。2009年,北京市将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安排运营补贴资金1800万元,进一步提高运营补贴标准,按照每月收住1名老年人给予100元、150元、200元三个标准,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给予补贴。在此基础上,还将投入1亿元,按照每张床位8000元至1.6万元标准给予社会办养老机构一次性基本建设补助。此外,北京市还鼓励有一定资质的单位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政府以发放服务券的方式购买服务,为低保、低收入老人等提供50元至250元的养老服务补贴。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北京全市社会组织共有2.8万多个。根据去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北京市将积极培育“枢纽型”和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用3年到5年时间,初步建立起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拓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范围。

  2008年,北京市还成立了全国首个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将每年的12月3日“国际助残日”定为首都慈善公益日。2009年,将实施助学、助老、助残、助医等8项慈善公益项目,推动慈善事业快速发展。

  吴世民说,树立“大民政”观念,是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建设的关键,也带来了民政工作理念和模式的创新,降低了社会管理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效果明显。2008年,北京市级信访人次同比下降15.1%,集体访、个体访和重复访分别同比下降37.5%、9.3%和17.7%,确保了社会稳定。
(责任编辑:黄芳)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吴世民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