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陈辉、周彦超记者孙占稳)“这组的黄瓜叶上有黄斑,初步判断是黄瓜霜霉病,建议采取生态防治……”“这组的西红柿苗发黄不长,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气温低,光照不足;二是根腐病。”3月27日上午,永清县龙虎庄乡大青垡村蔬菜大棚里,田间学校的“学生们”正热烈讨论着蔬菜病害的防治。
眼下正是备战春耕的关键时节,永清的“田间课堂”又开始热闹起来。县里开办的农民田间学校,为农民开设了瓜菜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田间试验、田间调查等培训内容,帮助农民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掌握新技术。
“我们需要什么,田间学校就讲什么。专家们手把手地教,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种植技术。”大青垡村农民任孝忠告诉笔者,在田间学校里,蔬菜大棚变成了课堂,农民成了主角,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做辅导员与大家面对面交流,特实用。
有农民反映白天太忙,很难挤出时间听课,田间学校就开办“夜间课堂”,把集中授课时间调整到了晚上,听课的人多,培训效果好。今年以来,永清县已开办农民田间学校70期,培训农民105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