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保18亿亩耕地红线难度很大”的言论,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土地计划处处长吴淑章4月10日回应称,“国家提出18亿亩耕地保护目标有科学依据,也完全能够守住这个红线”。(4月11日《第一财经日报》)
袁隆平说18亿亩的耕地红线“保不住,难度很大”。
他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搞建设要占用大量耕地,二是“美国测出来的,我们的耕地面积已经没有18亿亩,已经少了3000万亩”。
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之父”,面对“耕地减少的情况”,想通过“提高单产”来“保住粮食安全”。可袁隆平的好意,显然没有被国土资源部的官员完全接受,在他们看来,袁隆平的说法有点危言耸听,因为,一来“18亿亩耕地保护目标的提出和确定,有一定理论依据,也有实践基础”,二来我们一直在进行“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
国土资源部官员对袁隆平言论的回应似乎颇有道理。其一,“美国测出来的”我们没有18亿亩耕地的数据不可信,就在前不久,国土资源部公布2008年度全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土地变更调查结果,称“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其二,我国“未来整治补充耕地的潜力有2.7亿亩”,2008年“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344.4万亩,超过当年因建设占用导致的287.4万亩耕地减少量”(2009年2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可是国土资源部官员的回应,不但难以消除袁隆平的担心,反而让更多的人觉得,“保18亿亩耕地红线难度很大”。
原因很简单,即使如国土资源部官员所说,“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根本不是美国所测的比18亿亩“已经少了3000万亩”,要知道,对于正处于建设高峰期的中国来说,用不了几年,0.2574亿亩耕地就会变成建设用地。尽管2008年度耕地面积仅仅净减少了29万亩,耕地保护取得了成效,耕地减少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但土地违法事件屡禁不止的事实,无疑在提醒我们,“保18亿亩耕地红线难度很大”。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