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独角戏”的听证会不打瞌睡也难
4月10日江西省宜春市举行天然气销售价格调整听证会,由于宜春市价格认证中心负责人的冗长报告和宜春市城管局燃气管理科负责人的官方发言时间过长,有2名听证代表提前离开,有听证代表当场打起了瞌睡(4月11日人民图片网)。
听证代表有的入睡,有的提前离场,有的压缩发言时间……这是一幅怎样的怪异图景?是听证代表不负责任还是听证会本身使然?如此之听证,恐怕也是一种“特色”。
要知道,听证会所彰显的价值绝不是仅仅停留在价格的上涨或下降上。听证会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种实践,它听证的是政府的自信,是百姓的参政议政能力。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听证会制度的产生是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一种权衡过程。从这点看,宜春市价格认证中心负责人的冗长报告和宜春市城管局燃气管理科负责人的官方发言时间过长,难道不正是在颠覆听证制度的价值吗?在这个层次上,听证代表的表现或是一种无声的抗议,更是一种反讽。
笔者以为,我们更应该关注“冗长报告”和“官方发言时间过长”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关注听证代表的表现。因为在官方可以控制的听证场合,“听证代表入睡”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必然。
听证的实现是一个过程的完成,而并不仅仅是指一场听证会。目前,听证各方所掌握信息的不对称已成为听证话语权平等行使的障碍,许多听证会因各方代表无法形成真正的争辩而沦为某一方单方发布信息的“独角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从本则新闻和现实情况看,价格听证透明度不高、公正性不足、平等性缺位现象的存在,致使价格听证成为非对称的、不充分的论辩,严格地说来还不能称之为论辩。
“听证代表入睡”告诉我们,当下社会还缺乏参加听证的保障与激励机制。社会公众中的个体缺乏参与的热情,尤其是在一个社会自治程度不高、经济欠发达的地方,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心态更为普遍。
在当代法治国家,听证制度已经成为公民参与的一种日常化的渠道,它不仅能促使当权者关心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能给予每个人参与表达的可能。因此,既要看到“听证入睡”或是对“听证会”异化为“证明会”反讽,也要认识到,关注“冗长报告”比“听证入睡”更重要。
(河南 朱四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