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鲜发射活动看国际事务话语权之争
陈虎 《世界军事》杂志执行总编辑
4月5日11时20分,朝鲜官方称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名为“光明星2号”的人造地球卫星。与此同时,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则指责这是一枚“大浦洞”2型远程弹道导弹。
如何从技术层面判断
发射卫星还是试射导弹?
仅仅没有检测到卫星的在轨运行和没有接收到信号只能判断发射活动是否成功,而无法确定发射物究竟是卫星还是导弹。
试射导弹应该有一个完备的试验过程。导弹的升空过程是运载火箭从地面发射、穿过大气层、进入大气层外的飞行弹道。最后一个很关键的阶段就是导弹弹头的再入阶段。在飞行弹道阶段,运载火箭是在大气层外飞行的,导弹要想击中目标必须重新进入大气层,因此,作为导弹武器还有一个再入段。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弹头会溅落在海上,而试验方会在海上回收这个弹头。因为通常情况下,这个弹头在试验当中不是装载战斗部,而是一个测控舱,回收这个弹头之后就可以从测控舱中取出所需要的测控数据,这样才是一个完备的导弹实验过程。
从现在报道的情况来看,美、日的一些报道宣称监测到了火箭在大气层外的弹道飞行阶段,但是都没有准确地报道出导弹再入段的情况,也没有见到朝鲜回收弹头的举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凭借没有看到在轨卫星和没有接到卫星发回的信号,是无法确认朝鲜发射的就是导弹。
美日为何高调炒作
朝鲜的发射活动?
对于美国来说,它只是延续了长期以来的一贯政策。日本的情况可能和美国有所不同。一方面,它通过这种高调炒作,强调对朝鲜半岛事务的关注,争取本国在朝鲜事务上的发言权。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它是在通过这个举动向美国示好,希望通过这个事件的炒作,美国能给自己“松绑”。也就是说,如果国际社会认定朝鲜确实是在发展远程的大规模杀伤武器,作为邻国的日本也就有理由声称自己受到了“威胁”,那么,发展相应的对抗性武器、发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发射事件的深层原因
朝鲜的此次发射活动,引发美日俄韩等多国关注。朝鲜明确地讲出了自己的目的:发射卫星。但是美、日等国则坚持认为这是试射导弹。那么,国际社会有没有形成一个倾向性的认识呢?这个倾向性的认识会倾向于采取哪一方的观点呢?实际上这就要取决于争论的各方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和对国际事务的裁判权。
围绕着朝鲜发射活动产生的风波现在尚未平息。我们都希望这个事件不会引发一种极端的结果。如果这个事件真的引发出争端、对抗甚至战争,那么将会对亚洲甚至对世界的战略环境产生一个不利的影响。因此,处理这个事件还是要遵循和谐、和平的原则,心平气和、公正合理地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争端和矛盾。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获得一个共赢的局面。 (新华社军分社供本报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