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清华等高校的自习室,很多学生见过突然闯入的刘进,他会在10分钟内,简单介绍自己的发现,随后将报纸卖给有兴趣的同学。
这一阶段,刘进每天的收入稳定在20至30元,除去每千份80元的成本,他足以自给自足,从1996年开始,他走遍了中国大陆除拉萨以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在每所城市中呆1周至2周,去五六所高校进行宣传活动,然后返京。
“那时候,我觉得‘系数空间’让我变得很强大。有一次,我抵达大连的时候已经身无分文,可就凭借我所带的报纸,我自如地生活下来了。”他说。
卖报十年曾考虑转型
十余年来,那张小报的内容没有变化。刘进遗憾地把其归结为没有精力和时间的结果。由于没有新的进展,这个理论面对的市场也趋于饱和了。“大家都会听腻的,因此越来越不好做”。
刘进说大学生虽然有知识,但经济能力有限,于是他的宣讲阵地也从高校走进了地铁,同时报纸的价格也升至每份2元。刘进说,地铁中总有很多知识分子模样的好人对他的理论有兴趣,而他也不再为销路发愁。
刘进现在开始感受到了一种压力,并对未来也开始有了些新打算,由于地铁卖报纸也会有不稳定的风险因素,再加上现在的经济情况,他也在考虑“转型”。但是,他坦言,在他去过的招聘会上,他发现找工作太难了,而大多数工作也并不对他的胃口。“我现在只能还是做这个,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了”。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对话
“欺负我的人就是坏人”
记者:你为什么会觉得你的发现伟大呢?或者说人们为什么要学习你的理论?
刘进:因为它是大自然里最优美、最和谐的东西。我做这个事情也没有带着功利的目的、它就是科学上的一种新发现。
记者:如果它真是一种伟大的发现,为什么它没有最终获得理论界的认可呢?
刘进:因为他们都是坏人,那些学报杂志的编辑就是“坏人”,是他们犯下了错误,让“系数空间”不能登上学术殿堂。他们不发表就是他们人性恶的表现,缺乏对知识的一种善良。那些不让我在教室讲课的保安和在地铁里不让我卖报纸的警察都是“坏人”,他们甚至将我和那些乞讨、卖艺人员混为一谈,我是‘数学家’,他们都不懂得尊重和宽容。
记者:你销售这份报纸的目的是什么?生计还是理想?
刘进:我主要是为了理想。我现在不指望让那些权威人物承认我。但我相信当知道这个理论的人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就会被承认了。
记者:如果你不再卖报的话,你会干什么?
刘进:我会当演员。我喜欢李连杰,他的动作太优美了。如果我当演员的话,我首先就会拍“系数空间”。
记者手记
理想的沉沦
一个人没有理想无异于行尸走肉,但是当一个人脱离了现实而只有理想的时候,他就成了一个“空想主义者”。在采访中,刘进始终没有说明白到底什么是“系数空间”,他研究的这个东西的意义何在,而仅仅以“优美”、“和谐”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他心中的伟大理论。
在刘的讲述中,我们听到的更多是他寻求人家认可的过程,而不是他如何发现、演算和论证这个理论的过程。这个有着理想的人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他的伟大发现没有任何新的进展。
不过刘也不是完全地脱离生活,他开始用自己的“理想”来换钱,但是他没有用换来的钱继续他的研究,而是变成了一种谋生方式,并沉浸和习惯于此。
我们不能说刘是一个乞食者,也不能说他是一个骗子,更没有权利批评他的生活。我只能说在刘进的故事里,理想变成了一种执拗,一种经营,这或许是理想的一种沉沦吧。
我们的身边是不是有很多人都这样成为了理想的奴仆呢?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