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员在墓底发现的“风水罐” |
临沧发现明代僧人共葬墓 65位僧人葬于此
古墓遭盗墓破坏 仅存器皿“风水罐”
昨日,记者从临沧市凤庆县文物管理所获悉,考古专家惊奇地在澜沧江流域、茶马古道重要过地,距离凤庆县城约4公里的刘家寺村发现了一个明朝时期的古墓群。此次发现的古墓为一座石棺,又分属无数个墓群,目前,初步发掘有65个骨灰盒墓座。据了解,这是凤庆县有记载以来,当地文管所工作人员在该地区发掘的第一个如此大规模且精致无比的“僧人公共”石棺墓葬群。
65个龛室仍启封自如
“这次发现的石棺墓葬有盖有底,墓主体高3米,直径3.5米,龛室厚50厘米,即内室直径2.5米。墓室共有龛室65个即65块香炉浮雕面砖,60余块花瓶浮雕面砖,分为4层且排列整齐有序。每块香炉浮雕面砖后即一个龛室,且可启封自如,有银锭形钮和榫印。”凤庆县文物管理所负责初期研究该墓的字正贤介绍,今年1月7日,当地村民挖地时挖通了墓室顶部,才使这个古墓群被发现。在随后的发掘工作中,研究人员发现,该墓群的顶部洞口被专门的墓室顶部封口臼形砖封住,真正位于另一侧的古墓墓门和通道已经被垮塌的泥土和水淹堵,研究人员只能通过墓室顶部洞口进入墓室。
一位研究人员表示,经过考察发现,古墓主体全部按石棺墓修筑,发掘地发现的65个龛室已有个别几个裸露出来,但成四方形状的龛室里面是空的。从挖掘的情况分析,古墓已遭人为盗墓破坏,多数墓室内能够顺手拿走的东西已都不见了。
墓底存有完好器皿“风水罐”
研究人员在初步发掘的墓室中没有发现任何碎骨残骸,只是发现了一个个排列整齐的龛室多达65个。据文物研究人员介绍,只有佛教僧人死后才会采用火葬的形式,并将骨灰盒子放入龛室内。根据记载,僧人死后还有公共合葬墓地的规矩,每个僧人骨灰盒子就葬入一个龛室。经过进一步发掘,研究人员发现65个龛室分为四层,每个龛室外都被一块香炉浮雕面砖封住,另外还有60余块花瓶浮雕面砖将龛室一个个紧紧相连,使得原本很普通的一块浮雕面砖显得更精美,排列更加整齐。
目前,仅从墓底中部发现了一个青瓷罐,名叫“风水罐”,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完好的器皿。据了解,当地人至今,还保留着在棺椁里面放置有水和鱼的“风水罐”的陪葬方式。据省、市、县文物研究人员初步发掘认为,该石棺墓群属明代时期的僧人墓葬地。目前,墓地已采取保护措施,将等待下一步的发掘发现。
新闻链接
刘家寺村是一个因寺院众多而得名的地方,当地人称此地为佛肃地。据记载,此地最多时曾有过40多个寺院。
根据有关记载和当地民间传说,从明代中早期的繁荣时期开始,不少客商以及佛教僧人陆续来到顺宁府(现凤庆)聚居。至今,在刘家寺到处可以见到完好的或破损的佛塔寺院,当地人也一直保留着吃斋念佛的习俗。刘家寺村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一座修建于明代中早期的佛塔——明王塔。
记者 刘自学 通讯员 字正贤 摄影报道(春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