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主控机房一角。陈班雄摄
导言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让每一位造访者油然而生敬佩之心。
这里有“国内最大的国防科技信息资源数字化中心”、“国内最强的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情报咨询研究队伍”等众多翘楚海内的科研实力,更有托举“两弹一星”、破障“巨型计算机”迷雾、助推“神舟”飞天的动人传奇。作为引领国防科技信息研究的“国家队”,在半个世纪的长河中,他们先后获得国家、部委级科技进步奖700余项,为总部决策提供了优质咨询服务,为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共和国一次次扣人心弦的科技创新和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变革中,总能看到他们追潮逐浪的身影,但在洒满鲜花的前台却很难寻觅到他们的名字。
探寻中心50年的创业历程,一条清晰的以“软实力”提升科研“硬实力”的发展轨迹,令记者感慨良多。
在保障重大工程中锤炼支持力 今天的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拥有馆藏本型文献270余万份,电子文献1100多万篇,声像资料8000多部,科技期刊5000余种,数字化信息资源达16TB,是全国国防规模最大、服务能力最强的信息资源保障中心。
谁知,它的发展却是从一个不足2000份外文资料的编译室起航的。
1959年3月14日,为给刚刚起步的“两弹一星”工程探寻破障之策,在周恩来、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亲切关怀下,在钱学森、朱光亚等著名科学家悉心指导下,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正式成立。在随后不到3年内,他们先后编译了《制导》、《导弹基础知识》、《固体火箭燃料》等珍贵资料,成为“两弹一星”研制人员的启蒙教材和重要参考。撰写了《国外地空导弹、地地导弹发展道路》等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导弹组织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一份报告中写下了这样的批语:“你们能把导弹制导系统的设计原理集中在一起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1978年,我国“巨型计算机”研制工程上马。中心闻令而动,为其提供了600余份珍贵资料。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张震寰评价说:“这些资料,对研制人员起到了很大作用”。
1992年1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中心科研人员征战寒暑,秉烛苦攻,先后提交了《国外载人飞船发射、测控、返回和安全救生系统及经费情况》等近百万字的报告,为中国人梦圆飞天擦去了第一道迷雾。
1993年,直面海湾战争的疾风,中心敏锐捕捉到第三次科技浪潮拍岸的涛声,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新军事革命研究……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没有绸缪未来的先手,就无法迎战明天的风雨。
新世纪曙光初现,中心围绕我军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和打赢需要,先期预研,有针对性地推出了《21世纪初叶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世界武器装备发展研究》等多项成果,为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完成的《装备采购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论证研究》等课题,为推动我军装备采购制度改革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中心仅2008年就完成计划任务194项,应急咨询任务270余项。前不久,中心上报的《改造现役装备提升作战能力》的研究成果,得到军委领导的肯定。从2008年至今,仅军委总部首长在他们送交的研究成果上直接批示就达10余次。
在急难险重中横刀立马,在搏击风浪中彰显影响,中心的决策支持力因扎根在智慧思辨的沃土而越发根深叶茂。
第 1 2 3页
在转变服务模式中锻造创新力 千万人说苹果会往地下落,却只有牛顿一个人追问其中的原因。
智慧之门,只有思想者的钥匙才能打开。中心由提供资料的“信息服务”拓展至辅助决策的“知识服务”,转型的背后也经历了一次思想的荡涤与争鸣。
都说皇帝女儿不愁嫁。可作为“国家队”,中心就曾遭遇研究成果恁是“嫁”不出去的尴尬。
一次,中心将一份成果送达上级,机关阅罢,委婉地转告:内容详实,但用不上。还有一次,一位首长到中心视察,临走留下一句话:要思考什么是你们的王牌和拳头?
“是提供的信息不够快捷权威?还是缺乏前瞻性的研究?”中心党委班子在震动中开始自我审视:作为“国家队”,怎样将优势转化成强势?什么是中心的核心科研能力……
随着反思的深入,思想的交锋也掀起波澜:过去国内独此一家,今天仅京城就云集了几百家信息机构,我们的核心优势在流失;现代信息服务不研究用户需求,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只能被时代淘汰……
带着诸多思考,中心召开了党代会,一个核心议题——转型。
势易时移,变法宜矣。中心党委围绕强化科技信息服务,提出“打造现代化中心、开创四项一流、实现五个跃升、完成一个转变”的使命,突出资源保障、决策支持、技术开发、品牌培育和知识储备五种能力为重点的核心科研能力建设,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聚人心。
校准了“靶子”,瞄准了方向,一场突围之战打响了。
中心要求全体科研人员深入加强用户需求行为、特点和规律研究,在信息和用户之间架起金桥,大力推进信息资源的深度揭示和知识挖掘,突出信息集成和知识整合,提高战略前瞻性研究的深度与力度。近年来,“国防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采办管理”、“军控与裁军”等优势领域捷报频传,编写了《高技术武器装备知识手册》、《现代战争条件下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等配发全军,提供的《国防科学技术情报》、《国防科技要闻》、《装备参考》、《世界武器装备与军事技术发展年度报告》等信息产品,不仅成为军委总部机关的重要参考,也成为业内广泛认同和信赖的品牌产品。
经过几年的拼搏,中心已建成连接互联网的中国工程技术信息网、覆盖国防科研试验系统的装备科技信息网,开展了装备科技信息共享工程、装备科技数字图书馆演示验证系统等重大工程系统建设。2005年建成国内最大的武器装备数字化资源服务中心;2007年建成国内最大的国防科技声像资源数字化加工服务中心,一个具有国防科技特色的信息库、知识库、思想库和智囊团渐具雏形。
第 1 2 3页
在传承“根须”文化中培植凝聚力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一家科研机构的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精神因素既是其科研实力的展示、放大和延伸,更是硬实力的黏合剂和倍增器,离开强大的软实力,硬实力就会丧失魂魄,褪去神采。
在新中国科技腾飞一次次撼天动地的精彩亮相中,在直面新军事变革的一场场疾风骤雨中,中心的专家学者们始终饱含对民族复兴、国家振兴的炽热情感;始终坚定不移地听党指挥、履职尽责;始终甘居幕后,无私耕耘。他们把这种一脉相承、代代相传的魂灵称作“根须精神”。这是老一辈革命家和“两弹一星”的元勋们在中心开创之时就播下的“火种”,这是一种凝铸在50年时空隧道中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也是今天的国防科技信息中心迥异于其它研究机构的独特“名片”。
中心主任闫巍这样说:“一个50年的研究机构与刚刚组建的研究所相比,最根本的优势在哪?是历史积淀的学养厚度和浸润在其间的人文"软实力",这就决定了一个人走进这里,他就无时无刻不沉浸在一种独特文化的熏陶之中,就绝不是在一个零起点上开展科研。”
中心党委书记赵广志这样总结:“中心的生命力来自于独具特色的"根须"文化,其核心内容就是"科学求是、集智攻关、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进取精神,"用户至上、服务第一"的价值理念,"知彼知己、求新求是"的工作准则,"耳目、尖兵和参谋、助手"的使命作用。这是我们值得永远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伊君、管理研究专家赵澄谋、军控专家刘华秋、情报研究专家杨中成、史秉能等等,这些中心历史上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老一代专家,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名字不为人知。可无论历史风云如何变换,他们始终将人生坐标定位在“人梯”、“基石”上,无怨无悔。
为人作嫁,是一份默默坚持,更是一份高尚操守。一位领导曾这样评价:同样的钱投给中心,总能产生不一样的惊喜。“中心人”明白:惊喜的背后是深厚的软实力土壤生发出的创新之花。
进入新世纪,年轻一代逐渐成为科研主力军。身处大都市,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犹如林立于中心周遭的座座摩天大楼,遮天蔽日,无时不在窥视着这片净土;飞驰的车流、熙攘的人群时时撞击拷问着中心的传人,怎样在多元价值观交织考验下,始终风清气正,打得赢、不变质呢?
——在实施人才战略中传承文化。中心党委审时度势,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弘扬“根须”文化的第一资源,制定完善了《人才战略工程实施规划》等制度措施,坚持按需设岗,按岗定人,靠培养目标牵引智力升级;多种智力催生手段,使中心开始呈现顶尖人才、学术带头人、专业技术骨干梯次成长的喜人局面,一批中青年科研人才纷纷在重大任务中崭露头角。
——在创新科研思维中重塑文化。中心打破研究室行政分割,按“一体化”科研要求构建“小核心大外围”的开放式科研平台,先后与国际上30多家、国内近百家战略研究机构和信息服务机构开展交流合作。2008年中心联合国内22家信息机构,完成的“世界武器装备与军事技术发展综合研究”成果,受到总部赞扬。
——在营造和谐环境中彰显文化。近年来,中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妥善处理涉及科研人员切身利益问题;狠抓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筹集资金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科研人员住房难题,建成了基本配套的工作、生活设施和现代化科研条件,营造了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由国内书画大家挥毫的辞章警句、泼墨的山水风云,点缀亮化在营院的各个角落……
抬眼见文化,俯案观潮涌,胸中蕴风雷,笔下著春秋。在“根须精神”文化的熏陶浸润下,中心科研创新跨入新时代。2009年3月4日,中心召开第15届学术年会,一批青年才俊走上讲台,争鸣今天的短板,描绘明天的蓝图,提交的百余篇论文受到专家和总部机关的高度赞扬。
登高望远,中心的专家学者们正疾走在新的征程上。
第 1 2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