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1时30分,川师大数软学院10多名大一学生顶着烈日,在草坪上拾垃圾。“受不了了!”一名女生捡起一根竹签,不耐烦地说,“这些人吃了串串不晓得往垃圾桶里丢嗦!”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四川师范大学将偌大校园“分割”成块,交由大一、大二的学生打理。
每个学院“一块地”
昨日,川师大数软学院的学生正给校园广场附近区域做大扫除,扫地、洒水,甚至擦垃圾箱。“垃圾箱基本都是归我们男生擦,女生觉得脏。”一名男生说,女生一般负责较轻松的工作,如捡拾草坪中的塑料袋和竹签。
不只是数软学院,川师大所有学院都在校园内分到了“一亩三分地”,所有大一、大二学生都要轮流参加保洁工作。“本以为读了大学就‘解脱’了,没想到还要打扫校园。”一学生这样对记者诉苦。
“这是学校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川师大学工部部长朱建军回忆,上世纪90年代,学校曾开过义务劳动课,“那时不只是扫校园,就连学校图书馆前那个荷花池也是学生们挖出来的。”而现在大学后勤的发展间接让学生变懒。“现在学生吃完饭,直接把餐盘往回收处一递,擦擦嘴就走人。”他说,有时检查学生寝室,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于是,从今年春季开始,学校恢复了学生校园清洁卫生活动。“隔周才大扫除一次,劳动量并不大。”朱建军认为,最重要意义在于培养学生校园主人翁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据了解,学校还准备评选劳动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学生不再乱丢垃圾
“我现在肯定不往草坪扔东西了,会被打扫的同学骂的!”有学生说。中文系一名女生说,他们学院负责的区域在川师附属实验学校旁边,很多小学生吃完东西后,就把垃圾袋随手一丢。为减少工作量,他们甚至组织志愿者队伍进行劝导。
记者从各高校获悉,上世纪90年代,很多学校都开设有校园义务劳动课。电子科大宣传部部长申小蓉觉得,川师大此举值得借鉴鼓励。本报记者 王冕 摄影 钟劼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