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辉
信任缺失不能都说医生错
医生自保苦的都是病患者
深层症结有待社会一起解
一则旧帖———《医生自我保护必读31条真话》(简称《31条》),曾在许多医生专业论坛中广为流传,近有好事者将其贴到公众论坛后,立即引起哗然一片,网友弹多赞少。
网友呼吁编写“患者自保军规”
看罢《31条》,网友反应不同,非医生网友似乎多是责难之声。
网友“看帖也回帖还发帖”读后恍然大悟:“读起来,似乎真有一定道理,且符合目前三甲医院的看病流程。
也有医生网友冷眼看待《31条》,“外科结”说:“站在病患的对立面上来思考问题、处理病情,那样会到处碰壁。病人跟你我智力相当,难道他们就看不出来你的敌意?每个病人都带着怀疑和警惕的眼光看着你这个医生时,你心里好受吗?在政府投入不足,各级机构层层盘剥,特权阶层抢占医疗资源的体制中,医生和患者都很痛苦,双方都想改变现状。大家都是小民,就不要互相搞了。我当医生六年,个人感觉大部分病人不难沟通,只要多关心他们,哪怕是坚持每天的晚查房去看他一眼,问一句,他们也会很感谢我。特别麻烦的病人也有,医闹也遇过,不过那实在是少数。”
医界网友叫好“每日对照警醒”
叫好的网友,似乎多有一定的医疗从业背景。
网友hyx8848说:“对我们这些刚工作的医生有很大的现实价值。”网友pkdaxia说:“平时我们就是按照这几条做的,我们科室已经连续13年无重大差错、无事故了。”网友likuaixun999说:“暖人心的31条!条条中用!一定背诵传阅!这还不够,要活学活用,推陈出新。”更有网友说:“已打印,压在玻璃板下,每日警醒。昨日医院宣传语已改‘医生讲诚信,患者讲良心’。”
非医网友也有不同声音,网友“荀拓”说:“虽然我不是医生,但撇开第18条鼓励重复检查和第26条号召医生不顾事实地集体对外这样有争议的部分,还是基本支持《31条》的,毕竟绝大多数医生不会去故意危害病人的建康。归根结底原因还是糟糕的医患关系。据一项全国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现象,四分之三以上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住院费用的现象……这已经充分说明医生同样是糟糕的医患关系的受害者,这也是《31条》出现的背景。”
医生反应
按照“军规”行医可能加剧医患矛盾
广州的医生如何看待《31条》?认同度有多高?记者随机采访了广州不同三甲医院的6位医生,他们对《31条》认同率相差很大,有的高达90%,有的却仅有10%。
看起来刺眼,大部分有道理
获得这6位医生们普遍认同的是《31条》中“提高诊治水平、严格遵守诊疗常规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是自我保护的最佳途径”以及“永远不要收红包”等内容。
有位血液科医生对《31条》认同率最高,他认为这里面的内容虽说看起来刺眼,但大部分有道理,既能保护到医生,对患者也无害。比如第21条督促医生将“出院医嘱”写得尽量详细,看起来是避免医生以后的麻烦,可同时不也减少了病人不必要的痛苦吗?比如第12条,危重病人的处理,对于经验不足、无法立即判断病情的新医生,氧气、盐水、报告上级医生的处理并没有错,还能起到安抚病人及家属的作用。还有一些条款提醒医生处事谨慎,既是免医生责,也是免患者苦。
另一位骨科主任医师对《31条》认同率也有80%,他说,这反映出了医生们的无奈,现在的医患关系不同以前,真有病人来看病或与医生谈话时兜里装着录音笔的,医生们不得不保护自己,如果摊上一件医疗纠纷,一年都别想好过。不过大多数医生还是具有职业操守的,比如说其中提到的术前谈话,医生会从为病人好的角度诚恳地告诉他手术风险,但该签的字一个也不能少。
想减少纠纷,医患应多沟通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医务科科长冯智毅明确表示不认同《31条》:“一看就知道是个外科新医生写的,工作时间决不超过3年!一个有经验、有资历的医生是不会这么想、这么做的。比如里面提到不要向病人解释,只告诉病名即可,其实恰恰相反。”以他自己为例,他向病人解释病情就像给年轻医生上课那样,很仔细,根据他的经验,医疗纠纷的发生大多并不是医疗质量的问题,而是医生和病人沟通得不够。
他指出,《31条》中的许多内容其实就是《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本来是要求医生将病历规范、完整书写,却被作者解读为推卸、逃避责任,有哗众取宠、博取点击率之嫌。
一位胸外科医生对《31条》的认可率也不足20%。这位医生认为,目前医患信任危机已相当严重,已经成为正常临床诊疗行为的重大障碍。消除信任危机,医生应承担大部分责任。如果医生们都按照《31条》做,只能激化现有的医患矛盾。如果每个医生都能够尊重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以患者利益为重,医患信任重建就能看到希望。
医界“军规”摘选
●门诊的诊断须谨慎,尽量全面但模糊,留回旋余地,如“黄疸原因待查”等。
●检查应多做,尽量让病人做决定。凡患者拒绝之检查须于病程记录描述,并由患者或其家属签字加带“后果自负”。病情交待要重,因为每项病情的恶化、加重的都会死人,也要患者或家属签字。他们签字越多,你的风险越小。
●勿向患者及家属过多解释病情,告知其病名及严重即可。
●详细而且有选择地记录患者及家属的于病情治疗不利的要求及行为,部分要求其签字。
●别帮熟人的忙。永远不要收“红包”,收了你就是他“乖孙子”了。
●碰到危重病人,掌握以下步骤,有百利无一害:第一氧气,第二盐水,第三想上级。
●该下病危下病危,该下病重下病重,然后让家属签字。若他死了,你有已通知家属的证据;若他侥幸活了,你更不会有事,那显示了你的本事。
●全面书写手术前谈话,每项意外都可能导致死亡,并详细向患者家属解释。如果把他吓着了,不敢签字,你宁肯不做这台手术。在这年月,风险大的手术别做,不讲理的人别做,工作没做好的别急着做。
●不必相信下级医疗单位和其他医院的检查单及诊断、治疗方案,多做检查没错。
●不管怎样的病历上都记得要写上“不适随诊”这句话,万一病人离开医院后病情恶化你就有退路。
●全科同事要团结,遇事一致对外,脸皮要厚。要像法庭上的律师一般,敢于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黑的说成白的,把豆腐说成是麦子做的。
●注意结交一些在社会上叫得响的“朋友”,他们能随时为你撑腰。
●任何情况下,千万不要不作为。
●最后,时刻想着,你眼前的这个病人可能就是下周到法庭上告你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