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产品进口连续3月下滑
累计贸易逆差增加,有人士认为转内销不会冲击国内
本报讯 (记者杨娟 通讯员程玲) 石家庄海关统计显示,一季度河北农产品对外贸易持续负增长,累计贸易逆差1.5亿美元,同比增10%。
农产品出口企业面临考验
石家庄海关的统计显示,除干杂豆、肠衣和天然色素等植物提取物出口增长外,肉和杂碎及其制品、鲜干水果及坚果、水海产品及其制品和蔬菜等其他主要品种出口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进口方面,由于大豆进口价格同比大幅回落,以及部分主要农产品进口需求萎缩,导致全省农产品进口连续3个月下滑。尤其3月份进口额仅为9269万美元,这是18个月以来单月进口首次降到1亿美元以下。
“我们原来主要出口到欧美,但现在来自欧美市场的农产品订单减少了30%~40%。”河北展农进出口有限公司经理张学农告诉记者,不光订单少,现在走欧美市场利润也很低。像草莓去年7月份以前销售价为7000元/吨,现在降到了4500元/吨。
而据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的一项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我省农业产业化出口龙头企业中,除个别企业2008年出口额与2007年持平或略有增长外,多数企业出口出现不同程度萎缩,最多的下降超90%。
转内销不会冲击国内市场
“农产品出口转内销,不会冲击国内农产品市场。”宏源期货业务总监张春晓分析,企业若想由出口向内销转型,需要过程和面临一些困难。另外,农产品整体对外贸易量所占比例不到5%,目前只有大豆产品大量从国外进口,会影响国内价格,其他主要农产品价格不会因外贸情况而大起大落。
出口企业也在积极寻找其他出路。“欧美市场不好做,今年主要做澳大利亚市场。”张学农说,目前澳大利亚市场情况很好,和去年同期相比,总出口量并未大幅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