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博鳌(海南)4月18日电 (记者杜宇、郑玮娜)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曾培炎18日说,当世界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时,不再是原有经济周期的简单重复,而是实现绿色复苏。
曾培炎在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一次午餐会上说,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危机时都应当吸取以往教训,不能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增长,而是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行集约发展和清洁发展。
曾培炎还说,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大部分时间保持在10%以上。严峻的国际环境也对中国产生了不利影响,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下降到6.8%,今年一季度为6.1%。虽然增速仍在下滑,但由于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下滑幅度缩小,增速趋稳。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8%,高于去年水平,预计投资增长将在财政货币政策作用下继续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9%,同比增速有所提高,但短期内消费需求难以做到大幅增长;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24.9%,在主要经济体尚未复苏的情况下,进出口难有大的起色。此外,影响中国经济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还较多。
曾培炎表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扩大内需,投资的增加将扮演重要角色。扩大投资要注意保民生、保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拉动即期需求。扩大消费的主要动力在农村和城市中等收入群体,中国的政策措施应继续向这方面倾斜。他相信,中国经济增长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和亚洲经济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曾培炎说,在危机中,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不但拯救不了世界经济,反而会加剧贸易摩擦和投资争端。刚刚结束的G20伦敦峰会就增加国际金融机构资源、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帮助发展中国家等取得了积极务实的成果,向国际社会传递了共同战胜危机的信心和意愿。虽然与会各国对达成的共识表示了原则赞成,但在实际落实中仍有很大难度。
曾培炎认为,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消费、投资、贸易、生产、就业等出现萎缩,世界经济仍在衰退,今年全年可能出现负增长。亚洲新经济体受损害程度要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除了依靠现有的国际救援机制外,亚洲国家应充分发掘内部潜力,利用现有区域合作机制采取共同的应对措施。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