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再坐“过山车”
“涨时到处找猪、跌时扎堆清栏”的现象再度发生,说明当前生猪生产方面的价格稳定机制,仍然处在涨时“错位”、跌时“缺位”的状态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苏万明
近日,山东地区养猪场(户)纷纷反映生猪价格下跌,《瞭望》新闻周刊就此在淄博地区调研时发现,受此影响,生猪生产各链条减收严重,淄博市部分地区已经出现生猪清栏现象。
许多养殖户反映,目前,养猪业正处于历史上少有的困难时期,饲料价格高、生猪价格跌、销量平平难增长。淄川正业畜牧养殖场负责人安圣敏告诉本刊记者,肉价快速下跌,猪病威胁长期难以解除,许多老百姓为了保险,目前干脆清栏,这也是近年来生猪存栏大起大落、肉价高低震荡的重要原因。
“这将可能导致肉价起落过大,不利于市场稳定。”生猪市场相关人士向本刊记者警示说,有关部门需要尽快制定应对政策以稳定当前生猪市场,否则,不但将大大伤害养猪户的生产经营热情,而且2007年肉价暴涨冲击全国居民生活的一幕有可能重演。
肉价下滑杀跌猪市
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小顶山养殖园养猪户吴庆义告诉本刊记者,现在活猪价格已跌至9.4元/公斤,而且非常难卖。以前,广州、深圳、江苏、安徽等地的猪贩子都来求他卖猪,今年来的非常少,并且价格也压得很低,“如果猪价继续下跌,我就打算把肥猪都卖了。猪价这么低,每天还要喂料,我快挺不住了。”
散户挺不住,养殖大户也难扛。淄川正业畜牧养殖场养猪规模在淄川区最大,年产仔猪1.4万多头,出栏肥猪1.2万多头。近期的猪肉价格持续下跌,让养殖场负责人安圣敏苦恼不已。今年2月开始,猪肉价格持续下跌。4月初,仔猪价格跌至10元/公斤,待宰活猪9元/公斤,而且随着气温回升,猪肉消费进入淡季,价格还会持续下跌。
安圣敏给本刊记者算了一笔账:养猪成本大头在饲料,现在玉米价格高达1600元/吨,豆粕2800元/吨,麦麸1200元/吨。肥猪一般一天用1.5公斤料,养一头肥猪目前饲料成本大约为700元;母猪料更贵,每头饲养成本大约是4000元。此外,肥猪每头疫苗成本为40元左右,母猪为200元左右;他雇的45个工人,每人月工资1200元,“现在市场行情不好,很难过了。”
淄博高发保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高发自己经常下乡收猪,兼营一家屠宰场。李高发也对本刊记者诉苦:现在收猪越来越难了。因为最近肉价下跌很快,许多散户陆续清栏肥猪,许多存栏母猪30头以下的养猪场,现在光有母猪没有肥猪了。
肥猪屠宰分割后,李高发主要把它送到超市和专卖店,售价目前为15元/公斤左右。“现在销售量并没有见涨,肉价又跌了。”他说,算上出肉率、运费和水电、人工等费用,现在他卖一头猪能挣40元利润已算很高,而2007年和2008年时他最高能挣200多元。
面对《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淄博市畜牧兽医局生产科科长于文江介绍说,至4月初,淄博地区生猪存栏87.01万头,同比增长29.09%,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13.18万头,同比增长22.62%。生猪出栏153.39万头,同比增长26.22%。4月1日的统计数字显示,当地仔猪市场价格仅12.5元/公斤,待宰活猪价格10元/公斤,猪肉19元/公斤,均比同期大幅下降。
许多采访对象对本刊记者表示,造成当前猪肉价格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消费者收入下降,再加上春节过后猪市进入季节性低谷,造成消费低迷,价格回落;二是近两年国家扩大对能繁母猪的补贴,鼓励农户养猪,结果农户养殖积极性很快提高,生猪供应量增加,近期已呈现集中出栏态势,导致价格下降;三是消费结构改变,牛肉、羊肉消费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猪肉消费。
“雪上加霜”的瘦肉精和疫病
与此同时,广州“瘦肉精事件”和猪圆环病毒的出现,更使养猪户倍感“雪上加霜”。
淄博商厦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超市经理修文莉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近期猪肉价格下降虽快,但消费量并没有显著增加。”对此,许多经营户认为,老百姓不放心猪肉质量,是制约消费的重要原因。
自今年2月中旬广州发生70多人瘦肉精中毒事件以来,瘦肉精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在,许多老百姓不敢吃猪肉了。其实使用瘦肉精的人是少数。但这毕竟沉重打击了老百姓消费猪肉的信心,对整个行业的杀伤力也许是毁灭性的。”安圣敏说。
瘦肉精的使用为何难以查绝?于文江说,瘦肉精检测试剂太贵是一个重要原因。检测瘦肉精至少需要两道手续:“纸检”和“酶检”,才能形成比较准确的判断。“纸检”即用速测卡检验尿样,成本8-10元/头。之后还应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即“酶检”(全称为试剂盒酶标定性检测),每个试剂盒的成本高达700元~800元,每盒只能装42个样本。
但是,目前检测费向谁收取面临两难境地:财政尚无力负担,让农户分担则影响农民收入。同时,尿检时,养殖户生怕对生猪造成惊吓影响生长,往往不配合。畜牧部门因为经费有限,人力不足,往往也无力对生猪进行尿检。结果,一些地方畜牧部门只能通过抽样的方式检测,效果无疑大打折扣。“检测不力就难以处罚。”于文江等人说。
更严重的是,随着天气日趋炎热,长期困扰养猪户的生猪疫病,开始越逼越近。猪一旦得病死了,那就白养了,会造成很大亏损。
“有一种病毒我很怕它,要是有了,我的养殖场一年出的1万多头猪,估计要折损大半。它确实太厉害了,专门攻击猪的免疫系统,是猪的‘艾滋病’,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手段来治疗。”养猪大户安圣敏所说的病毒是猪圆环病毒Ⅱ型,猪感染后引起的疾病表现多种多样,如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繁殖障碍、传染性仔猪先天性震颤、肠炎等,被各国兽医公认为是最严重的猪传染病之一。
淄博市畜牧部门指出,猪圆环病毒Ⅱ型及其相关的疾病,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与流行,发病率最高可达60%,暴发时死淘率在40%以上,是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之后新发的重要的猪传染病,养殖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促成这一病毒相关疾病的暴发,国内无疫苗和特效药物可以防治。而且经流行趋势分析,猪圆环病毒相关的疾病,极有可能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危害我国养猪业的重要疾病,必须特别警惕。
许多养殖户向本刊记者反映,目前,国家财政对生猪实行免疫补贴,疫苗经费全部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承担,像蓝耳病疫苗等,节省了养猪户一大笔开支。但是,有些疫苗的质量不太好。在山东省里统一招标的疫苗中,有的生产厂商只是为了中标而把价格降得很低,但质量往往不行。
结果,有的疫苗应激性很大,会造成猪免疫系统紊乱、抵抗力下降,有的会产生内源性细菌感染,如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感染,容易死猪。“死一头猪就要损失上千块钱,这样的疫苗即便免费都不敢用。建议省里招标时严把质量关,不能只因为价格低就推广使用,最好能征求养猪户的意见。如果有好的疫苗,哪怕我自己掏钱都行。”安圣敏说。
改变养殖模式稳定市场
如何稳定生猪价格和市场,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相关人士各抒己见。
于文江认为,国家以政策、资金作导向,扶持和鼓励规模化生产已成当务之急,因为规模养殖场才是市场“稳定器”。于文江说,大规模养殖场抗击市场风险能力较强,可以根据规模、信息、技术等优势,化解风险,稳定生产。
而散户经常“风声鹤唳”,养殖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使生猪存栏变化急剧。在一个以散户为主的养殖地区,价格大起大落、市场不稳定就成了必然现象。“散户入市成本低。如果是大规模投入,养殖场会想方设法坚持生产。”他说。
多位受访人士还指出,大力推广大型养殖场,对发展高效养殖、健康养殖、减小疫病风险同样意义重大。李高发说,他一般是从大型养殖场收猪,很少从散户收购。散户小厂的防疫、环保等各项管理措施也经常跟不上,死猪率往往比较高,还影响环境卫生。他反映,大型养殖场防疫措施做得不错,基本上没有问题。即使查出哪头猪有疫病,他也可以通过猪的耳标马上查到是哪个养殖场出的猪,追索赔偿。
同时,为了减少使用瘦肉精,首先要加强对饲料企业的监管。一旦查出违法添加业户,要从严处罚,不能引发像“三聚氰胺”导致奶业元气大伤的事件;其次,要推广大型养殖场。因为政府更容易从饲料、防疫等环节对大型养殖场进行控制。
对以生猪经营为主业的养殖场而言,罚款、赔偿、信誉损失甚至判刑等处罚,远重于使用瘦肉精获得的小利,养殖场会把账算得很清楚。安圣敏分析说,“一旦出问题,不仅仅是倾家荡产的事,下半辈子估计要在监狱里过了。我就是把猪全杀了,不干这一行了,也不敢加啊。”
国家前期实施的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受到许多养殖场(户)的欢迎,但怎么补,不同人士有不同建议。
养殖场主安圣敏的建议是,母猪补贴要集中起来办大事,重点补向大型养殖场或生猪生产合作社。而不能像目前这样,凡是养殖母猪的都补贴,“如果补贴资金再集中些、再大些,养殖大户就可以扩大规模,扩大良种繁育,用处很大;相反,给散户补贴几百块钱,对他们稳定生产没有多大用处。现在的补贴看似范围广,却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
养殖户吴庆义也承认,目前国家给散户的那点母猪补贴,在以前肉价高时,确实能起到增加供应的作用,但对农户稳定生产的作用其实可有可无。“而且,现在,母猪补贴必须经过考察鉴定,但畜牧部门基层人力不足,工作很难开展。”于文江补充说。
在多位受访人士看来,国家应该集中人力财力做好以下三件事情:
其一,像粮食那样建立生猪最低收购价政策。当生猪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在冷藏、仓储等设施上资助猪肉储备企业敞开收购,既保护养猪户利益,又有利于将来平抑肉价。
其二,建立健全生猪期货市场,以市场手段稳定肉价。
其三,继续加大对生猪疫病的科研和疫苗研制力度,加强生猪良种繁育等基础研究,同时进一步利用土地流转政策机会,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生猪合作社等规模化养殖,并彻查滥用瘦肉精、抗生素等不法行为,增强老百姓消费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