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0日电 综合报道,联合国反种族主义大会20日在日内瓦开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发表讲话,对数个国家抵制大会表示失望。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和以色列等都表示相信艾哈迈迪内贾德会利用他的发言机会诋毁以色列,因此拒绝出席这次大会。
美国的盟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荷兰、波兰和意大利也表示将不参加这次联合国反种族主义大会。联合国负责人权事务的副秘书长皮莱对这些国家抵制大会的决定表示“震惊和深刻的失望”。
她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小部分国家以偏概全地把对一两个小问题的关注作为他们对待整个反种族主义大会的立场,忽略了他们对世界上无数仍受到种族主义以及其他形式歧视的人应有的关切。
艾哈迈迪内贾德在反种族大会的讲话正好在以色列的纳粹大屠杀纪念日。这位伊朗总统曾否认大屠杀发生和声称以色列应该被消灭。
联合国8年前曾在南非德班举行反种族主义大会,当时阿拉伯国家提出应把犹太复国主义也定义为种族主义,导致大会不欢而散。
(来源:中国新闻网)?(?耈??=“倭”字带有“人”、“禾”、“女”字,因为倭人素以稻米为主食,女多男少。而一些学者认为,称日本为“倭”只是一种音译,因为日本民族也称“大和”,“和”为“倭”的谐音字。
日本,汉字词意是“日出之国”,“太阳升起来的地方”。逻辑上分析,在日本本土看太阳是在东方海上升起的,因此最初日本人不可能称呼自己的土地为“日本”。这应该是古代中国人观看东方岛屿的感觉和称呼,被对自身知之甚少的日本人借鉴。
608年,日本羽翼初丰,圣德太子致隋炀帝“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国书,表达不甘屈尊、对等交往的强烈愿望。隋炀帝览之不悦,斥之无礼,并遣使责难。
公元660年前后唐高宗时,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武后曰日本”。武后为女皇武则天,“日本”一词正式出现。《旧唐书·东夷传》中对改称日本作了说明:“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经过大化革新,日本建立起以天皇制为核心的律令制国家体制,将国名正式确定为日本。这一称号迄今已经使用了1300多年。
1200多年前,遣唐留学生井真成受日本国派遣赴长安学习,但未及学成归国即英年早逝。当时的唐朝皇帝唐玄宗怜惜英才,追赠其官职,予以厚葬并勒石纪念。这一段记录中日友好关系历史的故事,随着“井真成墓志”的发现,再一次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2005年中国在日本巡回举办了《遣唐使展》,一股遣唐使热潮席卷东瀛。是年9月下旬,日本天皇明仁偕皇后在王毅大使陪同下,参观了遣唐使展览,并仔细观赏了首次发现的日本遣唐使井真成的墓志。
西北大学地处唐长安城,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为井真成墓志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令人遗憾的是,2003年秋季,西北大学在校园文化节演出中,日本留学生所演节目引起争议,西安数千名大学生上街进行反日游行。古今两代日本留学生截然不同的处境让人感叹。日中友协会长平山郁夫就井真成墓志一事发表看法,他认为,中方是希望“以过去友好的历史”为镜,才让古代留学生“出土”。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作者:王锦思)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