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于19日落下帷幕。奥巴马给出的评价是“成果颇丰”。这一评价具有双重含义:一层意思是说峰会本身取得了成果;另一层意思说,美国在改善与拉美的关系方面亦相当成功。
会议本身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
各国首脑达成诸多共识,承诺协力合作来应对金融危机,避免多年的减贫成果被侵蚀。为此会议发起建立一个新的“西半球微观经济增长基金”,以便对美数百万个小企业提供贷款。其次,会议就能源安全建立了一个名为“美洲能源与气侯伙伴关系”框架,鼓励各国在能源安全和对抗气候变暖方面进行合作。
不过,奥巴马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意在修补美国与拉美各国的受损关系,他在这方面作出了真诚努力并有颇多收获。会前他过访墨西哥。近来,美墨边境毒品与武器走私猖獗,暴力活动升级。但奥巴马并没有指责墨西哥打击不利,而是主动承认是美国瘾君子们的需要加剧了毒品走私,是美国枪械的流入助长了暴力犯罪。奥巴马承诺采取坚决措施减少美国瘾君子们对毒品的需求;并阻止美国的枪械与美元流入南方邻国带来恶性循环;他还许诺将尽力说服国会批准“非法走私武器公约”。他的一系列配合性举措密切了两国合作,颇得好评。
但峰会最吸引眼球的还是美古关系出现转机。奥巴马于会前已宣布取缔古巴裔美国人的探亲与汇款限制,但期待古巴在民主改革和人权等方面作出回报后才愿考虑是否取消对古巴长达47年的禁运制裁。对此卡斯特罗表示,只要古巴的主权受到尊重,他愿意讨论任何问题。奥巴马在会后回应说,他愿与古巴政府进行接触,“美国在寻求与古巴有一个新开端”,“我们可以将美古关系推向一个新的方向”。最新民调显示,支持与古巴修好的美国人高达70%,在民意和国际舆论推动下,美古关系的进一步解冻与改善,古巴参加第六届美洲峰会,都是可以预期的。
人们同时注意到,一向以反美闻名,并将布什称为“魔鬼”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与会期间与奥巴马三度握手,相谈甚欢,并对奥巴马说,“我想与你成为朋友”,“我们有一道工作的政治意愿”。查韦斯还与克林顿国务卿举行了会晤,两人承诺将重新向对方派出大使,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奥巴马说:“过去几天来,我们看到了在美国与古巴和委内瑞拉关系的性质上出现了潜在的积极信号。”
舆论普遍认为,奥巴马的谦恭与友善态度,改善了美国在拉美的不良形象,也成为峰会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美洲国家组织主席就表示,“奥巴马的出席为峰会的良好氛围和成功作出了强而有力的贡献。”可以说,奥巴马的改善关系之旅之所以颇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奥巴马在拉美政策上做出的有别于前任的战略性调整。
自19世纪初门罗主义提出以来,美国一直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后院和小兄弟而习惯于发号司令,并对其内政横加干涉,直至上世纪80年代还对格林纳达和巴拿马捍然入侵。近年来,布什先后对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战争,在失去拉美民心的同时,也因深陷战争难以脱身而忽视了对拉美的关注。因此拉美后院起火,形成了“安第斯铁三角”,各国反美情绪高涨。查韦斯在会上送给奥巴马的那本《切断拉美的血脉》一书,即历数了几个世纪以来,美国对拉美国家的种种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
由此可知,美国与拉美关系不睦的最大症结所在便是美国在拉美的霸权主义与霸道作风,所以美国无疑是这对矛盾的主导方面。因此,改善与拉美关系并非难事:只要美国不再颐指气使以强凌弱,尊重他国主权与自主选择权,从而能够尊敬态度平等待人,其双边关系自然会随之解冻并回暖。而奥巴马此行正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他一再强调他此行是他的“学习之旅,倾听之旅”;并承认美国过去的拉美政策有错误,也承认现行对古巴政策是“失灵的”,“失败的”。他说,“我们有时脱离接触,有时又会强加于人。但我向你们保证,我们寻求的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在我们的关系中不存在大伙伴和小伙伴之分;而只是简单地基于相互尊重、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之上的接触政策。我要在这里翻开接触的新篇章,并让它贯穿于我的整个总统任期。奥巴马政府就对外政策作出的战略性调整,以及奥巴马个人的谦恭友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的拉美的不佳形象;因而也随之改善了美国同拉美的关系。当然,正如奥巴马所说,“改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不信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但他的此次拉美之行无疑为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与氛围。(人民网华盛顿4月19日电)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