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世梅曾小清 许静
制造业西移正日益成为关注焦点。1-3月,全国加工贸易出口下降两成,四川却逆势大幅上扬超七成。由此也可看出,转移的加速必将带来产业变局。
一“加”一“减”的产业变局
三资企业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近8成,贡献最大的电子产品出口除成都、乐山、绵阳外,还有德阳。
以台资企业为产业龙头,德阳所辖中江、罗江县已初步形成电子产业集群。
与此相反,传统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出现负增长,钢铁、氧化铝等工业原料配套产品以及纺织等传统产品出口订单萎缩。
一“加”一“减”,我省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与全国走势相反,反映了我省产业结构急剧变化的现实。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分析,加工贸易订单上扬凸显了四川低商务成本运作优势。占沿海外向型经济八成左右的加工贸易企业,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势必加快向内地转移步伐。
下一步,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口应在物流,增量的希望在承接产业集群。一张周边半径50公里车站及三大港口出川路线的详细价格时刻表,全方位的远程快运方案,两个能确保香港来料24小时内达到厂房的物流企业,三项条件使在大招商签约的基逊制衣去年末在眉山投产。该企业还与眉山签订“一拖四”协议,即后年内引入4家关联企业。
产业链承接催生“乘”数效应
今年我省投资规模将达1.2万亿元,其中有4000亿元需通过招商引资解决。2月当月,全省范围内外出招商活动创造了近500次的记录。
在内江所辖传统家禽大县的隆昌县经济开发区,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长林指着占地100亩的南京雨润集团隆昌福润禽类食品有限公司施工现场说:“引来这么一家龙头企业,整个县的水禽养殖产业链条被激活了。”
“屠宰脱水以后的鸭毛就在当地加工为成衣。”李长林介绍,原本园区附近就有全国最大的禽苗市场,园区内有3家动物制药厂。如今,国内500强雨润的引入,进一步带动了隆昌的商品鸭养殖。
产业链的“乘数效应”在遂宁也得以体现:由于芯片生产、框架生产、封装测试以及节能灯生产等环节有了完善,深圳一电子物流企业已经决定投资20亿元加入其中。
把承接转移难点分解的“除”法
金融危机使“履约”成了今年承接产业转移的难点。为强化项目履约,内江以“3分招商、7分安商”的策略加强项目推进;资阳推出“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部门、一个小组、一次例会、一种机制”的个性化推进体系,截止3月底项目履约率已达83%。
在乐山市五通桥区,“税源办”成为一项积极的创新。该机构先对项目可行性、建成时间、可产生的效益和税收进行核算,政府则为项目进行基础设施、职工培训和环保投入。此外,在项目不同阶段,都有一个部门负责全面协调该阶段的全部事宜。
投资20多亿元的瑞能多晶硅项目,曾因产品降价幅度大、资金问题而使得企业的投资信心受到影响。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眉山通过助其寻找企业注资、银行融资等,落实贷款4.5亿元。眉山市招商引资局局长鲁建伟透露:“瑞能预计今年5月就能正式投产。”
创新思维和方法,承接产业转移取得实效:省招商引资局相关数据显示,一季度省外到位资金812亿元,同比增速达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