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翔与母亲、妻子及儿子的全家福。一场地震使这个幸福的家庭阴阳永隔。本报特派记者莫伟浓摄 |
《风吹过的街道》的背景音乐,在空间里循环播放。设置音乐的主人,永远走了。
在将博客背景换为忧郁的黑色仅仅两天后,冯翔以其突然的死亡,震撼了这个世界。这一天,离“5·12”汶川大地震周年仅有22天,距北川农办主任董玉飞自杀199天。
“告诉您,不要逼我”
一根红色绳索和约两米高的下水管弯节,合谋了冯翔的悲剧。事发当晚,做教师的妻子需要到八一帐篷小学住校,正好不在家。
他没有留下一封遗书,也没有给挚爱的亲朋好友打一个电话,人们只是从先后发表于4月20日0点16分、0点53分的博文《我只告诉你三点》、《很多假如》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4月20日早上7时,哥哥冯飞发现冯翔自缢的那一刻,头脑一片空白,冲过去抱下他,尽管弟弟的身子已经僵硬,但冯飞嘴对嘴的人工呼吸仍坚持了三十分钟。
4月21日上午,绵阳市殡仪馆里,编号为“9”的停尸箱,冰冷地将冯翔与亲人隔绝开来。闻讯赶来的悼念者神色悲戚,祭奠的花圈围住了整个灵堂。截至昨日上午10时,其博客骤增70万的点击率。
在冯翔离世之后,其生前最后两篇博文———《我只告诉你三点》、《很多假如》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文中,他写道:“我的离去,让很多人快乐,让很多人舒服,我的存在,是他们的恐惧,是他们的对手,一个对手的离去,对于他们,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事情啊!”“告诉您,不要逼我,真的,不要逼我。好不好?”网友猜测,两文透露出的信息,似乎暗示冯翔生前受到了某种“逼迫”。
不要穷究“您”的身份
冯翔博客中提到的“您”究竟是何身份?记者在冯翔发表于2009年4月8日的博文《清明,记忆的碎片》一文中发现了这样的文字:“清明,与多年的至交有了裂痕,经历了那个黑色的五月,经历生与死的痛苦,这一切于我已没什么。我不怪他,要怪只怪这个浮躁的世界。”
“您”和“多年的至交”是否是同一人?面对记者的追问,昨日下午,冯飞称,“整个事情我都了解,请网友不要再多加猜测,后面有机会的话,慢慢说或许更好。”冯飞还说,“有网友猜测‘您’是宣传部领导,我明确地告诉大家不是,宣传部韩部长对冯翔很好,是他的伯乐。”
冯飞同时坚定地表示,冯翔与这位至交有隙,只是在特定场合和情境下,起到了一种放大效应,“自杀是多种压力聚合在一起导致的,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工作压力和丧子之痛,冯翔不可能仅因为与朋友产生不快就去自杀。”冯飞同时对记者称,不要因为猜测,穷于追究“您”的真实身份,产生舆论暴力而杀人。
仅有的疗伤之旅
冯翔之死,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原北川农办主任董玉飞,震后自杀的第一位灾区官员。
董玉飞之死,曾引起舆论暴风骤雨般地呼吁“关注灾区基层官员的心理健康”。在董玉飞自杀之后,灾区干部迎来了第一次大轮休。此后,四川省集中对200多名灾区基层干部开展了心理辅导。
2008年11月,冯翔便参加了灾区基层干部集中心理援助,在其发表于2008年12月1日的《江西福建疗伤纪行》博文中,说明了疗伤的背景:“从‘5·12’地震起始,人就像上了发条的陀螺,接待记者采访,到关内下乡出差,写作各种材料。工作,不停的工作,成为抑制悲伤,消磨时光的唯一方式。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多一点,但这段日子实在难熬,漫长、艰难而苦痛。”“如何解脱干部的压力,舒缓他们的悲伤,调整他们的心态,成为入秋之后的重点工作。”
在发表于4月8日的另一篇博文《清明,记忆的碎片》中,冯翔写道,“逃离了县城,因为其他的任务要出差,因为惧怕一座城市无助的哭泣……”“《回望北川》纪念书籍编撰进展顺利,虽然劳累,虽然每天加班。但为死去和活着的北川,尽微薄的力量,以告慰已入天国的同胞,怎样都值得。”
冯翔相交十年的挚友称,冯翔之前想到都江堰找催眠师,“想与儿子在梦中相见”,但因为工作太忙最终没有实现。“灾区很多干部都有亲人在地震中遇难,每天都要面对废墟伤感,心理援助作用不大,最好的办法是将这些干部大轮岗,调离这些地方两年。”
“玉飞兄的故去提供了范本”
事实表明,压在冯翔心头最沉痛的还是爱子冯瀚墨的逝去。绝文《很多假如》有这样一句令人叹息的话,“儿子,你离开了,爸爸没有了未来,没有了希望,没有了憧憬,与你相聚,是爸爸最大的快乐……”
冯瀚墨生于2001年2月23日,地震中在北川曲山小学西校区遇难,与冯瀚墨同班同时丧生的还有另外44名幼小的生命。冯翔曾说,“5·12”大地震之后,丧子之痛不分白天黑夜,不管晴天雨天,总是无休止地折磨着他。“我怕动笔,怕再勾起那些撕心裂肺、刻骨铭心、肝肠寸断的回忆。我永远停用了我以前的博客,我永远停用了一个曾经用了7年的QQ号码,并把它送给远在天堂的儿子。”
2009年2月24日,冯瀚墨八岁生日当天,冯翔写下了博文《子殇行———献给我远在天国的爱子冯瀚墨八岁生日》,开篇的语句让人惊心:“我曾经以为我很坚强,但是我错了,我从来都沉浸在丧子的悲痛之中,没有真正走出过一步。我曾经尝试着忘却,曾经尝试着寻找快乐,曾经尝试着重温幸福,然而,一切却总是渐行渐远,只有悲伤,时刻陪伴着。”
2008年10月5日,董玉飞自杀两天之后,冯翔发文祭奠感叹“人生无常及生命之无奈”,他在文中说,董哥,一个好人,走了,去了,到了天堂,在天堂拥挤快乐的人群中寻找自己爱子去了。“或许,从某个角度而言,玉飞兄的故去提供了一个范本,既然在思念亲人的痛苦中活着,还不如远去天国。找到自己的爱子,照顾着他、爱护着他。不弃不离。”
哥哥冯飞透露,沉痛的丧子之痛,在震后的日常工作中明显的体现了出来。冯飞说,每有参观或者采访团过来,冯翔作为北川县委宣传部三个副部长之一,经常要带人到遗址上去,“这样的讲解一次次无情地揭了他的伤疤。”曾在今年春节到北川采访的齐鲁晚报记者杨柯就对记者称,在北川中学废墟前,采访团到废墟上祭拜时,冯翔就没有下车,“一个人坐在车内垂泪。”
冯翔追悼会今日上午9时举行
本报四川绵阳讯记者昨日了解到,自缢离世的中共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的追悼会将于今天上午9时在绵阳殡仪馆举行,绵阳方面将为冯翔举行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
记者另外了解到,前日晚上7时许,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北川县委书记陈兴春、北川县县长经大忠一起前往看望了冯妻。据透露,吴靖平一行离开后,经大忠单独陪家属静坐了一小时,期间曾两度落泪。
孪生哥哥冯飞追忆冯翔———
他带走了我生的一半我负责他死的一半
“他是土豆,我是洋芋。”“两只蝴蝶一起飞。”昨日下午,冯翔孪生哥哥冯飞再次与本报记者对话,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追忆中,冯飞数度伤心落泪,冯飞说,“我感觉现在活着是他的影子。”
冯飞早冯翔七八分钟降临人世。兄弟俩自小受在小学当教师的父亲的影响,喜欢看书,尤其是文学作品。
冯飞告诉记者,地震前冯翔正在撰写一本名为《策马羌寨》的作品,全书20多万字。内容主要是反映羌民族繁衍生息的综合性全景式作品,“文字里寄托了他对民族的情感和这片土地的热爱,有作家称它是羌族版的《尘埃落定》。”
地震当天,北川县委拨了3万元创作经费,正准备让冯翔到漩坪乡潜心创作,就在冯翔下午在家等候时,地震发生,冯翔与母亲钻窗逃生,《策马羌寨》因此搁置,“2、3月份的时候,他正在请作家作序。”但如今,书未出版,冯翔已经无法看到装帧精美的扉页。
“我们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弟弟,你先走了,很不负责任。”冯翔离世后,冯飞前夜整晚未睡,“我闭上眼就想起他。”冯飞在劝慰母亲时说,“妈,本来可以只生我一个,现在就像少了一个,他已经陪了您33年,或许这一切就是命中注定。”冯飞的话语,让在场数位记者落泪。弟弟死后,冯飞的博客标题栏里写下这样的字句:“我最爱最爱最爱的弟弟,你在世界的那边还好吗?你找到我的爱侄墨墨了吗?”
“冯翔带走了我生的一半,我负责他死的一半。”
冯飞说,“我感觉现在活着是他的影子。”在他看来,冯翔是一个“重感情、有才的人,但首先是一个勇敢的人。”他说,弟弟采用自缢的方式死亡是勇敢的,“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血性的人,无力改变世界,只能改变自己。”
“他从农村一步步走出来,一路经历了很多磨难,地震没有击垮他,但他最终走向了幻灭。”冯飞说。
(本报特派记者徐剑桥发自四川绵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