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出发到四川前就早已听说青川县是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中两条大断裂带的末端,“五·一二”特大地震后余震最为频繁的地区。24日,人民网汶川地震一周年报道组在在川甘交界处的青川县着实亲身体验了一次,至今心有余悸。
到达青川县城,顺利地安顿到青川宾馆。在青川,余震是经常谈起的话题,同行的人民网四川视窗的同事提醒大家到青川要注意体验余震的感觉。晚饭后,大约10点钟,地震在我的矛盾中不如期的到来了。当时笔者正在屋子里收拾行李,准备趁时间充裕出去扫描一下震后的青川县城。刚一弯腰,感觉脚底下一阵酥麻,仿佛电流穿过地板,传递到我全身的感觉,整个屋子里充斥着轰隆隆的声音,犹如工人在使用钻头破拆房屋发出的巨响。当时我的房门是开着的,外面的人声突然多了大了起来,有的人连裤子都没有穿好便冲出房屋,狼狈不堪。
事后,问起通行的四川地方视窗的一位女同事,当时什么反应?她笑眯眯的,若无其事地说,“没什么呀,这点地震算什么?”有人说,经过此次地震,青川人民都变成了地震专家、地质专家、气象专家,并非空穴来风,看来还是有一定根据的。其实,这与地震后专家学者以及宣传部门的有效工作是分不开的,是他们让老百姓在第一时间了解了有关方面的知识,让他们做到临危不乱。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在接受我们访谈时让我们经常来青川感受余震的快乐,当然这是玩笑话,但也侧面反映了青川人民面对地震、余震的那种勇敢乐观精神。
余震并不让人快乐,它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摆在眼前的就是余震让老百姓的生活无法正常恢复起来,余震不断,老百姓的神经紧张兮兮,大规模重建如何谈起?而余震不断,说明去年特大地震的能力没有释放完全,通过小余震来不断释放地震积蓄的能力是有好处的,如果不小规模释放,长时间积聚起来,危害将会是更残酷的。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