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神木县挂职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神木县挂职办对全县挂职干部进行摸底调查后,近日,取消挂职后赋闲在家的41名干部的2009年度挂职资格,终止具备双重身份的26名干部2009年度挂职资格。据悉,神木县干部挂职从2006年开始,截至2008年底,全县挂职干部达2389人次。
(4月26日《新京报》)
一个总人口只有37.8万、农民年收入仅3594元、城镇居民年收入才8825元的贫困县,单是挂职干部,县财政竟要背扛2389人次之多,的确应算是“数字揭秘性”新闻了。
神木曝光出这支庞大的挂职干部队伍,只是一个新闻的“数字触点”,实际上它早就成了一个官场侧影。尽管“挂职干部”这一干部人事运作形态未引起太多研究者的注意,更未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成型制度出台,但它已在中国走过了20多个春秋。最初是学者到政府部门或司法机关挂职,后来挂职的视角逐渐下移,空间也开始拉大,连一个县都有数千干部挂职到乡镇或国企、集体、私企去培养和锻炼。应该说,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出发点原本没错,既可锻炼干部,又能指导基层工作,特别是,让这些挂职干部成为架起干群和谐关系的一座座“人桥”。
然而,好初衷未必有好结果。由于一直没有相关监督与约束机制的配套跟进,使这一办法很快成了一张“空头支票”,不少地方将这种干部锻炼方式变成一种“空间折腾”,并最终流于形式。可以这样说,这种现象在全国比较普遍,尤其在中西部和东部一些基层区县,另外在一些国企和教育部门也很严重。仅是神木县一个挂职办的一次调查,便查出这么多“闲人”挂职在家吃着财政饭,那么,其他地方的“挂职办”只要去摸一回底,收获一定多多。
这些无事可做或“挂职乱做”的挂职干部,浪费着国家有限的财政资源。要知道,我国需要投放财政的地方太多,拿公共教育投入来说,16年一直未实现财政投入占GDP的4%的目标;公共卫生的财政投入,一直是捉襟见肘。如果能减少和节约行政成本,让公职人员的安排做到“一个钉子一个眼”,杜绝职位浪费与闲置的现象发生,那么,财政资金必会多投入到社会最急需的地方。于此,我建议组织和人事部门,彻查和清理各地挂职干部的吃空饷现象,并尽快启动历史评价程序,科学评估此法的优劣,最终找到明确的法律支撑。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肖尧)